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比崇祯大一岁 第四十三章:家大业大

第四十三章:家大业大


推荐阅读: 十六岁,是四代目水影猝死后带着APP在古代发家致富九零娇女被糙汉前夫宠上天三年后易总带着儿子求复合溪语缠绵我的女友来自未来!明末穿书,从营救白娘子开始起风了,我还在等你闲散主母高手下山:开局直接无敌长生武道:我用气血无限加点师姐她笑靥如花

天启年,辽东的局势并不是不可收拾。
大明对建奴的封锁卓有成效,野猪皮那一边一直在闹粮荒,如果能够坚持严密封锁政策,真的能够拖垮残暴的建奴。
野猪皮一直在打仗,原因很简单,必须打仗,打胜仗,否则就得饿死。
他临死前先打了宁远,把大明后勤补给基地觉华岛上的一两万军民屠戮殆尽。
这就是“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宁锦大捷”。
他“凭坚城用大炮”一炮干死了努尔哈赤。
觉华岛上的一两万冤魂何辜?岛上囤积的粮食、军需哪去了?
“宁锦大捷”上报朝廷的是粮食、军需和冻在港口的船舶付之一炬。
骗鬼呢?
袁崇焕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野猪皮家里缺粮,他拿走粮食没什么风险,舍得把粮食烧了?
野猪皮就是为了打劫而打仗,抢了觉华岛上的粮食、军需,目的达到了。
他要宁远城干嘛?那儿离他的老巢那么远?
野猪皮退兵了,这才有了袁崇焕的“宁锦大捷”,天启皇帝和魏忠贤都不傻,捏着鼻子认了。
被袁崇焕一炮干死的努尔哈赤诈尸了,四月份又去打蒙古喀尔喀部,抢到了不少牲口,八月才不诈尸真的死了。
建奴人口少地盘大,打仗不是为了抢地盘,完全是为了抢劫,因为不去抢劫活不下去了。
他们抓了太多汉人为奴,没有粮食最先饿死的肯定是汉人。
汉人阿哈饿死了,来年谁来种地?
结果肯定是耕地面积锐减,粮食更加少,饥荒更加严重。
用汉人奴隶换取蒙古人的牛羊,能够减少口粮消耗多出肉类,建奴当然这么干。
咔察固特部的人口是原赫丹巴特尔部的三倍,有一千多,由于三年前投靠了建奴,用牛羊马匹换到了不少汉人为奴。
最后黄大智几个统计,居然有一百五十多奴隶是汉人,绝大多数来自盖州、复州、辽阳、沈阳,有是的民户、匠户还有的是军户、马户。
还有一个很意外的收获,汉人奴隶中居然有一个三十岁叫汪柏山的会写字,据他自己说,他是辽东生员。
黄毅当然知道生员就是秀才,属于仕子阶层,拥有了上升成为士大夫的阶梯。
只可惜野猪皮时代唯有一个“杀”字,根本不管什么士大夫、仕子。
皇太极上位后才开始重视汉奸文人。
汪柏山命不好,天启二年就被逼为奴,天启六年被卖来大草原。
蒙古人不可能给生员优待,汪柏山一样的当牛做马。
他的生命力很顽强,居然忍受住了饥寒,活了下来。
他得知黄毅是汉人,而且也是识字的,立刻带着黄大智几个去翻找战利品,居然找到了几十张牛皮纸。
这可不是后世的牛皮纸,真是用小牛的皮做的,是可以用来蒙大鼓的。
黄毅的旅行包里有一支水笔,没有书写纸,只有三包面巾纸,因此一直没有把讲课内容写出来,仅仅是记在手机的笔记本里了。
拿到牛皮纸后,他立刻工工整整写出了教给黄大智等等少年的接近一百个汉字,并且标注了汉语音。
黄毅会写毛笔字,小时候在爸爸指导下练过三年,后来觉得没意思,不练了。
因此毛笔字写出来仅仅是不算太难看而已。
但是有了练毛笔字的基础,写钢笔字就好多了。
总而言之黄毅的钢笔字蛮好看的。
为奴八年的汪柏山许久没见过汉字了,跟黄大智几个一起围观黄毅写下的智勇双全、鹏举鸿飞、忠孝节义等等成语之时,居然泣不成声……
黄毅的人口、物资越来越多,需要人手帮着管理。
大明的朝秀才公相比较后世学习的知识肯定偏科,仅仅是语文成绩好。
这就够了,最起码汪柏山能够协助自己教少年们识字。
打赢了,收获巨大,必须论功行赏啊!
第一功臣依旧是黄毅,因为他不但是计划制定者、行军路线规划者,还有擒获敌酋、射杀两个敌人的战功。
率领老弱妇孺打败鸦巴海的天大功劳还没兑现呢。
赫丹巴特尔是个直爽人,怎么可能


相关章节: 第三十八章:言出如山第三十九章:此仇不报非君子第四十章:置死地而后生第四十一章:胸有成竹第四十二章:发了点小财第四十四章:围追堵截第四十五章:第一次骑战第四十六章:炮手、铳手第四十七章:习文练武第四十八章:没有了汉族奴隶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