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比崇祯大一岁 第七十八章:根据地大有希望

第七十八章:根据地大有希望


推荐阅读: 十六岁,是四代目水影猝死后带着APP在古代发家致富九零娇女被糙汉前夫宠上天三年后易总带着儿子求复合溪语缠绵我的女友来自未来!明末穿书,从营救白娘子开始起风了,我还在等你闲散主母高手下山:开局直接无敌长生武道:我用气血无限加点师姐她笑靥如花

鳏夫、寡妇组建家庭当然是自觉自愿。
张氏不愿意再婚,黄毅肯定不会勉强。
她是个心细的,撮合蓝进魁、杜翠兰成了一对儿。
齐大山瞧上了孙素珠,俩人也在黄毅的主持下结了婚。
根据地初创,条件简陋,当然办不出像模像样的婚宴。
吃顿烤羊肉,喝点烈酒,就算给成亲的六十几对新人贺喜了。
根据地所有的汉人都有为奴的凄惨经历,如今不但获得了自由民的身份还有了自己的小家,人人憧憬美好的将来。
张氏、齐大山、蓝进魁、刘世富等等都很勤劳。
这段时间一直带领二百几十汉人干活儿,不仅仅把原墩堡的两个老水井淘了出来,还新打了一口水井,搭建了五十几个地窝子。
黄毅要求的公共厕所已经投入使用,当然不是冲水厕所,是比较原始的旱厕。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公共厕所能积攒很多农家肥呢。
何继业、刘世富等等一直在收集肥料,羊粪、马粪已经攒了不少,牛粪不是肥料,是燃料,也是要收集的。
黄毅已经把自己无意中从二零二一年带来的玉米和麦子、稻子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张氏。
并且叮嘱她要亲自打理、种植这些粮食。
黄毅不能肯定买来喂鸽子的粮食是不是转基因农作物,因此无法确定能否发芽。
只能寄希望于这些都是农民自留地留种的。
张氏见黄毅如此重视,理解为这都是黄毅从弗朗机国带回来的良种,顿时觉得责任重大。
她表态会跟刘世富、何继业等等种田好手商量,为了不使一次方法错误导致损失所有的种子。
她会用这些种子一点一点试种,直到找到最适合的时节和方法。
玉米、麦子和稻子而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作物,没啥特殊要求。
见张氏如此认真,黄毅反而担心如果全部是转基因农作物根本不发芽,会严重打击到张氏的积极性。
黄毅想帮帮忙,可惜他不懂种田,只能把手机里下载的有关于种玉米、麦子、稻子的一些常用知识讲解了。
当然,牵涉到现代农业的词汇必须重新措辞,有关于机械种田的内容全部省略。
见张氏听得认真记录得详细,一副战战兢兢的表情。
黄毅更加担心所有种子都是转基因产品,根本不可能发芽,让负责这件事的张氏有负罪感。
为了防范于未然,黄毅事先声明,这些种子漂洋过海而来,时间太久,有可能早就死了。
然张氏不这么认为,她知道种子的生命力强,除非是煮过的,否则不可能全部不发芽。
现代农业没法跟一个古人解释啊!
黄毅只能苦笑,心里也在祈祷,祈祷上苍眷顾,最起码让玉米种子能够发芽。
那些玉米和稻麦都是在大兴安岭风景区游玩时买来喂鸽子的。
黑龙江省是粮食出产大省,猜测售卖的农民不应该是从外地千里迢迢购进。
既然是当地种植的粮食,理所当然是耐寒品种。
张家口的纬度比黑龙江省更加靠近南方,如果这些种子能够发芽,将要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因为纵然玉米在没有化肥、农药的古代产量有限,也能够达到麦子产量的双倍甚至于三四倍。
明末之所以乱成一锅粥,很大原因是饥饿导致。
粮食何其重要!
有多少粮食注定能够养活多少人口。
因此黄毅必须千方百计弄粮食,还得争取弄到的粮食是增量。
用真金白银在张家口购买的粮食肯定不是增量,不会缓解整个汉民族的粮食危机。
但是在张家口外开垦出麦田种出麦子,有多少算多少都是增量。
因为口外原本没有那些田地。
如果根据地大量种植耐寒且产量是麦田三四倍的玉米,不出三年就能够做到“耕一余二”甚至于“耕一余三”。
意味着根据地只需四分之一的家庭种田就能确保吃饱肚子。
四分之三的人口不需要种地可以开矿、冶铁、烧砖瓦、石灰、水泥,还可以把根据地的产出卖到关内、漠北。
最强壮的青


相关章节: 第七十三章:降服第七十四章:不可以不服第七十五章:痛打落水狗第七十六章:虎狼之师第七十七章:事了拂衣去第七十九章:无名河第八十章:山民第八十一章:过年了第八十二章:米尼枪有难度第八十三章:白手起家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