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


推荐阅读: 咸鱼小姐今天翻身了吗都市:三界红包群少年歌行之流觞曲水仙者末世仙王醒觉我的绝色美女总裁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我的魔王养成系统来自星渊大反派也有春天2柳腰春风过东宫藏娇

巩固晋宋联盟,晋国又穷数月之力攻下妘姓小国,将其封给了宋国右师向戎。这一仗打得非常艰苦,但晋国这种不惜代价为盟国尽力的行为既巩固了晋宋联盟,也吸引了其他弱小国家加入到自己的羽翼之下。可以说,为宋国夺回彭城这一战极大地提高了晋国的声望,成为其谋求复霸的先声。
二、拉拢齐国,解除东面威胁。
齐、晋两国的关系一直非常微妙,鞍之战中,齐国战败,此后虽向晋国纳贡求知,但却从未真心屈服。齐国一方面对晋国态度骄横,以保持其昔日霸主的尊严,一方面却也不敢真的使齐、晋关系破裂。而齐与楚夹击晋国的计划因为中间有鲁、宋、卫等小国而无法真正实施,况且齐国作为东方的老牌霸主,也无法像郑国那样屈尊事楚、仰人鼻息。
晋悼公与诸侯商议救宋之时,齐国国君十分傲慢,只派大夫崔杼出席,次年包围彭城正式作战时,齐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宋国危机化解后,晋侯遣使指责齐灵公,灵公惧怕晋国讨伐,将太子光送入晋国为质,此事方才罢休。
但仅仅两年之后,齐国又故态复萌,指使滕、薛、邾不参加晋悼公在戚地召集的会盟。晋国公卿知窑故意使鲁国孟献子传话于齐灵公,威胁说若齐国仍阻挠晋国称霸,则必然将引火自焚。孟献子果然将这番话转告给了齐灵公,而当同年冬晋悼公再次于戚召集诸侯会盟时,齐国大夫崔杼以及周边的小国便都按时参加了。
会盟于戚后的第二年,晋悼公借周天子之命邀集诸侯会盟于鸡泽,此次参与会盟的还有周天子的卿士单顷。悼公派士匄邀请齐灵公前来会盟,齐灵公有心拒绝前往,但又惧怕晋国以此为名讨伐齐国,最后采取了折中之策,自己与士匄盟誓于齐郊,而派太子光前往鸡泽参与会盟。
这样,悼公在处理与齐国的关系时采取了威而挟之的态度,一方面给齐国留有余地,保存其曾经作为霸主的尊严,一方面也绝对不允许其在诸侯面前做出任何不利于晋国霸业的行动。晋国君臣通过高明的政治手腕将齐国牢牢地控制在了晋国的联盟之中。
三、南纳吴国,东线牵制楚国。
晋、吴之间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巫臣使吴之时。悼公之时,吴国逐渐强大起来,渐渐成为可以与楚国相匹敌的大国。楚国曾派子重率军侵吴,结果部队反而为吴军截断,只得大败回师,楚国的驾邑也为吴国夺得,子重忧愤惭愧之下不久也病死了。就在楚侵吴的同一年,悼公会盟诸侯于鸡泽,原定要参加的吴王寿梦因道路阻隔未能按与会。
三年后,吴国主动派大夫寿越出使晋国打听盟会之期,晋国为了表示对吴国的尊重,于是先派鲁、卫二国与吴王在善道盟会。公元前568年九月,悼公于戚举行盟会时,吴国则正式参加,这是吴国第一次以诸侯的身份参与中原地区的会盟。
而吴国加入盟约对晋国来说意义也非常重大,从此晋国又多了牵制楚国的砝码和胜算,自景公以来从东线牵制楚国的战略计划得以实施。
四、服郑疲楚,悼公中兴霸业。
郑国的统治者一直十分狡猾,在晋、楚之间犹疑观望,寻找合适的投靠者,以期为本国寻求最大的利益。晋国虽然是要与楚进行争夺,为了避免两虎相争双方都遭到削弱的局面,遂将打击的重点放在了郑国。
而悼公的臣下也根据三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有效的计策:郑国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晋国,距离楚国则较为遥远。晋国多次进犯郑国,但楚军一来救郑,晋军便自行散去。如此反复多次,楚军士气低落,军队疲敝,军粮辎重也难以为继。而晋国的盟友吴国则从侧面对晋国的行动加以配合。长此以往,楚国自顾不暇,自然也就无力加强对郑国的控制了,郑便渐渐从楚国阵营中脱离了出来。
晋国服郑的战争自韩厥、荀偃为救宋国大败郑兵于洧上开始,前后持续了十余年。悼公先是两次于戚地会盟,驻重兵于虎牢,对郑国起到威慑作用,迫使其议和。郑国在晋楚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受害深重,后


相关章节: 第31章赵氏孤儿第32章天命如此第33章晋、楚之从交相朝第34章春秋各国的情况第35章晋国最后的辉煌第37章晋国的再度兴衰第38章晋国灭三狄第39章楚灵王的名不正,言不顺第40章“楚王好细腰”第41章楚国就此一蹶不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