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天子 第九十二章 路过韦氏上门拜访

第九十二章 路过韦氏上门拜访


推荐阅读: 诸天之百味人生灌篮之中锋荣光大宋:江山战图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全员火葬场:真千金重生后杀疯了逃生游戏:NPC他疯狂迷恋我我的倾城老婆至尊大纨绔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前夫夜夜来敲门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前夫夜夜来敲门沐欢封霆北

尽管李智云知道老农的情况并非大唐百姓的普遍情况,但他还是心底升起忧虑。
终唐一朝,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并行。
均田制,按照十八岁以上成年男子授田一顷,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来给。
租庸调制,则是无论百姓贫富, 按制缴纳定额税赋。
租,即是田租,每丁每年纳粟二石。
调,即每丁每年交纳绢二丈、棉三两,或是布二尺五丈、麻三斤。
庸,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 国家若不需要百姓服役, 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是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代役,这叫庸。
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定额的税赋,均田的分配,能够给百姓足够的时间生产。
同时,这也保证了府兵制的底子。
但问题是,一旦人口过多,土地兼并严重,朝廷又没有多少田地分给百姓的时候,底层百姓没有田地,他们还要交定额租调,就会导致百姓大量沦为地主的佃农。而地主为了少缴纳税赋,一定会隐瞒人口不报。
换句话说, 想要均田制、租庸调制,永久行使下去,既要保证人口户籍始终清晰,同时还要防备土地兼并。
现在是立朝之初,这种忧患还不存在,可几十年后就会渐渐显露出来。
“老人家给哪位贵人当佃客啊?”
“喏,韦氏。”老农手一指远处的韦曲。
闻言,李智云看向韦思齐。
后者低下头没说话。
这种事情,当面被说破,尽管和他没关系,但扯上韦氏,他还是有点害怕。
李智云也没为难韦思齐,和老农聊了片刻,便起身离开。
“思齐。”
“在。”
“本王出来有些时日了,口渴难耐,正好你家就在不远处,不请本王去坐坐吗?”李智云笑着说。
韦思齐以为李智云因为刚才老农说的事情,而对韦氏不满,当即解释道:“殿下,韦氏房支众多, 臣也不知道刚才那老丈说的是谁。”
“你说什么呢, 本王只是想去喝口水, 与那老丈何干。”李智云安抚道:“再者,卖田是那老丈自己的决定,又不是旁人逼迫。”
闻言,韦思齐稍微安心,旋即笑道:“那成,臣这便领殿下去韦曲坐坐。不过臣蒙殿下赏赐,已在长安住家,韦曲老家有些时日没有收拾,慢待之处,还请殿下海涵。”
“无妨。”
这时,韦思仁道:“殿下,不如去我兄长家里坐坐吧,他还在韦曲务农。”
“行,你们带路便是。”
“遵命。”
众人来到韦曲,即韦思齐、韦思仁二人大哥的房子。
门口坐着两个小孩玩泥巴,脸上,身上,乱脏脏的,看起来很邋遢。
韦思仁上前喊道:“大郎。”
其中一个小孩抬起头,看见韦思仁,惊喜道:“三叔!”
韦思齐在旁给李智云解释道:“殿下,那孩子是我大哥之子。”
“嗯。”
片刻后,韦思齐大哥韦思言走出来。
韦匡伯生有三子,长子韦思言,次子韦思齐,三子韦思仁。此外,还有三个女儿。
“参见楚王殿下。”
“免礼。”李智云扶起他,笑着道:“今日出游,来这儿讨口水喝。”
“不敢,殿下莅临,寒舍蓬荜生辉,殿下请。”
“好。”
韦思言的这处房子不大,只中间一个院子,而后便是东西两房。
迎客厅也显得有些简陋,不过还算干净。
喝了口水,李智云看着家徒四壁的韦家,不由得微微一叹。韦氏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
自家娘子韦珪是韦圆成之女,属大房。后韦圆成故去,家主之位交给了韦匡伯,即韦思齐父亲。待韦匡伯故去后,家主之位便传给了他们的三叔,韦圆照。
他在长安的时候就听过这个韦圆照,贪财吝啬,没想到他对亲侄子也如此吝啬。
韦思言以为李智云嫌弃自己家,连忙惭愧告罪道:“让殿下受委屈了。”
李智云摆摆手,“没有的事,本王从不在乎这些。倒是你,受委屈了。本王乃韦氏


相关章节: 第八十七章 铁证如山伏法认罪第八十八章 相位空缺尚书空缺第八十九章 东宫忧虑意见不同第九十章 你让圣人作何感想第九十一章 奉命巡查春耕事宜第九十三章 韦氏三姊妹为生活犯愁第九十四章 巧遇药王韦善俊第九十五章 摊丁入亩理论完善第九十六章 试探暴露产生杀意第九十七章 东宫谋划欲动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