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天子 第二十章 试探试探再次试探

第二十章 试探试探再次试探


推荐阅读: 诸天之百味人生灌篮之中锋荣光大宋:江山战图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全员火葬场:真千金重生后杀疯了逃生游戏:NPC他疯狂迷恋我我的倾城老婆至尊大纨绔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前夫夜夜来敲门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前夫夜夜来敲门沐欢封霆北

虽说他们二人都是‘检校’官职,但正转与否,还不是楚王一句话的事情。
待他们收下圣旨之后,李智云接着道:“虽说我们最后一步成功了,但善后的事情,本王却有些难以决定。你们觉得,我们是先动朝臣合适, 还是先解决太子留下的那些人?”
这个问题,有两个对象,朝臣的背后是皇帝,太子留下的人则是李建成部的余孽。
杜如晦笑着道:“殿下,这个问题,臣和薛收考虑过, 有个想法,殿下可以听一听。”
“你说。”
“殿下不妨先动礼部尚书李纲。”
闻言, 李智云想了想,面色一喜,“妙啊。”
李纲没有直接参与东宫谋反,因此不再罪臣之列,但是他是太子的人,自身就有一定嫌疑。更重要的是,李纲身份很特殊。
他既是太子的人,同样也是一部尚书,属于朝廷重臣。动李纲,完美契合李智云的想法。
现在太子和齐王已死,李渊病重,这正是李智云趁机稳固扩增势力的最好时机。
而稳固势力,势必要排除异己。
动朝臣, 则是试探李渊态度。
动太子的人,同样也是试探李渊的态度。
只不过,两者的分量不同。
太子毕竟谋反了,动他的人, 不会让李渊难以接受。若李智云动朝臣,是否会引起李渊反对, 谁也不敢保证。
毕竟,皇帝是不可测的生物,虽然李渊半身不遂无法处理朝政,但是李智云又怎么知道李渊会不会还想着有朝一日重返朝堂呢?
而对付李纲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若是李渊允许他拿捏李纲,这说明李渊基本上对他放权,他这个监国楚王实至名归。
若是李渊不同意,那么就说明李渊还想着控制自己的势力膨胀。
如果是前者,李智云自然高兴。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就不得不考虑让李渊再伤心一次了。
他可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犯糊涂,妇人之仁,遗恨千古。
拿捏李纲,实在简单的很。
隔日,小朝会上,检校太常卿杜如晦直接禀明,李纲似有和太子联合谋反的倾向,应该立案调查。
话音落下,检校大理寺卿魏征、检校司农卿薛收立即附议。在其后, 吏部尚书独孤晟附议。
其余大臣纷纷暗叹,楚王这是在出手扫灭敌人了。
曾经的大理寺卿郑善果, 太常卿郑元璹,司农卿宇文颖等人可不是楚王的人。现在神策府的文臣们一朝上位,立刻对太子残留在朝堂的大臣出手,既让他们觉得意料之外,但是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李纲当然不愿意承认他造反,立马表示自己从没有和太子同流合污。
但是,政事堂的裴矩、杨恭仁、陈叔达,三人先后开口,很快就将李纲压的说不出话。
谁人多,谁声音大,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
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刻,朝臣们才猛然发觉,原来楚王居然有这么多的朝臣支持他。
裴矩也好,杨恭仁也罢,甚至是独孤晟,他们都只是一个人,但是和他们相善的臣子,加起来,规模可不小。
又因太子势力遭到沉重打击,皇帝任命楚王监国,现在朝堂上,自是唯楚王一家独大。
听着朝臣们各抒己见,李智云目光看向裴寂,后者低头不语,始终不发一言。
“咳咳。”
一声咳嗽,群臣禁声,看向楚王。
李智云问道:“裴相有何看法?”
这个裴相,自然是裴寂。
闻言,裴寂抬起头,言道:“殿下做主便是。”
李智云斜着身子,一手撑着案几,嘴角露出一丝嘲讽。
“礼部,六部之一,尚书去留,大事也,裴相不妨代本王去问问父皇的意见,如何?”
裴寂脸一红,这不是害羞,而是羞辱的涨红。
“殿下说笑了,圣人着殿下监国,朝政大事,自然是由殿下做主决定。”
他心里当然很想让皇帝决定,但是那天见过皇帝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再去见皇帝也没用,说不定还会被斥责。
因此,不如装聋作哑。
见裴


相关章节: 第十五章 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感谢白纸扇面的打赏】第十六章 楚王监国总览大事第十七章 接二连三遭受打击第十八章 善后封赏有人不服第十九章 他想不通他也想不通第二十一章 长则三年短则一年【感谢多喝水的打赏】第二十二章 清除东宫余孽之臣第二十三章 既是安慰别人也是安慰自己第二十四章 行动有顺利有波折第二十五章 安排设计查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