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天子 第四十八章 新犁旧犁一教高下

第四十八章 新犁旧犁一教高下


推荐阅读: 诸天之百味人生灌篮之中锋荣光大宋:江山战图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全员火葬场:真千金重生后杀疯了逃生游戏:NPC他疯狂迷恋我我的倾城老婆至尊大纨绔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前夫夜夜来敲门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前夫夜夜来敲门沐欢封霆北

粟,即谷,去壳后叫小米。
唐初之前,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粟耐旱性强,对农田,水文,气候的要求不高,得以在北方大面积种植,关中,西北,河东,河北等地都是以粟为主。
朝廷征收税赋,也是以粟为主。
其次,便是麦。
麦分大麦和小麦,其中小麦一直作为粟的补充粮食作物。
这是北方的种植情况,在南方主要以稻为主,粟为补充。
“敢问殿下,不种粟,种什么?”裴矩问。
李智云道:“冬小麦。”
冬小麦正好是秋末冬初开始种植,至第二年六月份开始收获。
杨恭仁道:“冬麦种植虽常有,但产量一直不高。”
李智云道:“慢慢来吧,总不能让流民无所事事,他们开荒种植冬小麦,既能养活自己,又能给朝廷增加田亩,何乐而不为。”
其实,李智云很清楚,到唐中期的时候,麦将会取代粟,成为朝廷的主要粮食。
而在唐后期,随着南方开发的越来越成熟,水稻会成为主要的粮食。
只不过,这些人不知道而已。
在李智云看来,小麦现在的产量或许不足,但总比将田亩闲置的要好。
“先让流民试一试,若是效果好,不妨在关中推展。若是收成效果不好,那便作为临时之策吧。”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拱手称是。
这么做,他们倒是能接受,反正不是大规模种植,就算这次失败了,那也无妨,无非是让流民多开垦一些荒地。
奉天县。
几名老农看着宇文儒童摆弄着古怪的犁,暗自嘀咕不已。
“好奇怪的物什,曲犁也不怕折断。”
“先看看再说。”
“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咳咳。”检校司农卿薛收咳嗽两声,打断几名老农的窃窃私语。
他转身向着一身粗布麻衣的李智云说道:“殿下见谅,这些山野粗人不会说话。”
“无妨,曲辕犁第一次面世,有人不看好也属正常。”
“是。”薛收旋即好奇问道:“殿下真的觉得,此物能够更方便翻土吗?”
李智云笑着道:“要不,一会儿咱们俩比一比。”
“比?”
便在此时,宇文儒童喊道:“殿下,已经准备好了。”
李智云撸起裤脚衣袖,将下摆塞进裤腰带里。
“你用旧犁,我用曲辕犁,看谁翻土更快。”
看着动作熟练的主君,薛收有些尴尬的说道:“请殿下见谅,下官不懂这些。”
“嗯?”李智云一楞,“河东薛氏耕读传家,你不会耕地?”
如果说要给关陇世家加一个形容词,那肯定是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同样的,山东世家则是耕读传家的世家。
是故,听见薛收说自己不会耕地,着实让李智云一惊。
薛收颇为尴尬的不说话。
虽然说河东薛氏耕读传家,可他又不是寒门薛氏子弟,根本用不着耕地,只需好好读书便可。
他怎么会耕地啊!
反倒是李智云的熟练动作让薛收一惊。
不会吧,楚王居然还会扶犁耕地?
李智云也没勉强他,随便挑了一个老农比试。
光脚踩在地里,李智云熟练的给老牛套绳。嗯,绳子用的是渭河工坊出品的麻绳,好评。
本来李智云打算把麻绳放在滑轮组上使用的,但是工坊那群工匠还没吃透技术,于是只能先教他们把麻绳搞出来备用。
套好绳子,李智云看了一眼旁边的老农。
“老丈,可准备好了。”
“嘿,小老儿种了几十年地,还是第一次和殿下比试。”老农笑得十分开心。
“那你可要小心了。”
说完,那边宇文儒童喊道:“开始!”
李智云一鞭子抽在勤勤恳恳的老牛身上,它叫唤一声,迈动蹄子开始前进。
一开始,两人进度不差,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差距就开始显现出来。
李智云用的曲辕犁明显更灵活,更省力,一炷香过去,便甩开了老农。
宇文儒童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命人记录数据。
薛收则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智云


相关章节: 第四十三章 舅舅想要外放历练第四十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十五章 阿姊你放心吧第四十六章 五牙战舰为最第四十七章 打败突厥西进拓海第四十九章 安抚拉拢进而分化第五十章 东宫太子李智云(上)第五十一章 东宫太子李智云(下)第五十二章 南方功臣归来第五十三章 让伤口慢慢愈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