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天子 第一章 庙号谥号及诸事

第一章 庙号谥号及诸事


推荐阅读: 诸天之百味人生灌篮之中锋荣光大宋:江山战图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全员火葬场:真千金重生后杀疯了逃生游戏:NPC他疯狂迷恋我我的倾城老婆至尊大纨绔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前夫夜夜来敲门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前夫夜夜来敲门沐欢封霆北

即位之后,新君奉先帝灵柩于太极殿。
而后,李智云便和大臣们为先帝处理后事,首先便是定下先帝庙号高祖,谥号武帝,称唐高祖武皇帝。
之所以不是太祖,那是因为先帝当年即位时认为, 大唐起家于太祖景皇帝李虎。
故而,创业始于李虎。
又据《孔子家语·庙制》,‘祖有功,宗有德’的规矩,定庙号高祖。而谥号武帝,则是赞扬先帝统一天下之功。
正式称呼则是唐高祖武皇帝, 或者唐武帝。
前汉及以前,每个皇帝都会有谥号, 但不是每个皇帝都会有庙号的。
有庙号的, 这就表明那個皇帝肯定是做出了一番大功绩。而谥号呢,则是评价一个皇帝的一生,所以每个皇帝都有谥号,但不一定有庙号。
是故,搁在前汉,庙号都是褒义,新君要求给先帝上庙号时,大臣们可能会再三考虑,现在则没这个必要。
因为历史上,汉朝以后,庙号已经开始泛滥,但是史书上称呼皇帝还是‘某某帝’。
直到唐高宗以后,谥号瞎几把乱添字,导致谥号又臭又长, 才开始转而称呼庙号。
总的而言, 庙号也好,谥号也罢,给好给坏, 全看新君和大臣们的意思。
像祖龙就足够霸气,老子是始皇帝,轮得到你们来评价老子?
一边儿待着去!
李智云原本想废除李虎的太祖庙号,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老李喜欢这么做,就随他去吧。
议定庙号和谥号之后,李智云耳边已经听见哭声。
走到太极殿,他看见先帝的妃嫔、子嗣,全都汇聚太极殿哀哭。此外,还有皇后万氏,平阳公主李秀宁,宗室,大臣们。
李智云轻轻叹气,旋即唤来各卫府大将军,副将,让他们严加守备长安。
这个时候,可不能出一点点的乱子。
一夜过后, 长安百姓方才知道,皇帝李渊已经大行,太子李智云即位皇帝。
长安霎时间沉浸在一片悲伤之中。
太极殿,偏殿。
作为新君,李智云要忍着悲痛,处理国事,哭灵的事情,可偶尔为之,但不必日夜在侧。
礼部尚书于世虔找到李智云,说道:“陛下,皇帝者,神圣也,万民当避讳,自此之后,凡涉及陛下之名,当全部改过。”
李智云摇头道:“不必如此,朕为天子,万民如朕手足,岂有为难手足之理。这样吧,以后,只要智云二字不连在一起使用,不必避讳,一切如旧。”
陪着李智云处理国事的相国们,纷纷讶异。新君,胸怀宽广啊。
其实,避讳这种事情,汉朝的皇帝们做的很不错,直接自己改个生僻字,给天下百姓让道。
李智云则更加干脆一点,两个字不连用就可以了。
反正,他‘智云’这个名字,又不是什么多用词。甚至于,这都不算词。只是将两个字用在一起而已,不会如何打扰百姓。
如果有人真的取名‘张智云’‘王智云’,那你就是故意和皇帝李智云对着干。
不然,取名‘张智’‘张云’,甚至于叫‘李智’‘李云’都没问题。
历史上李世民倒是省事,就不改名,搞得整个天下为他让道。
不过这也无可指责,不改名的皇帝多的是,不缺他一个。李智云不改名,主要是习惯了,懒得改。
紧跟着,他又道:“朕之后,登基为君者,或依朕今日事,或改名,不得打扰百姓。”
于世虔答应道:“臣遵旨。”
随后,几位相国纷纷称赞皇帝仁厚爱民。
杨恭仁问道:“先帝大行,陛下准备何时尊封太后、太妃,诸王公主?”
李智云道:“再等等吧。”
“是。”
“那登基大典呢?”
“待先帝下葬之后再说。”李智云还没急迫到马上就要搞形式登基。
反正,他已经控制朝堂,掌握军队,不急在这一时。
现在事情一大堆,李智云还是决定先处理大事,然后再来考虑册封以及登基大典的事情。
跟着,李智云又开始和相国们商议先帝身后事。
主要是关于


相关章节: 第九十六章 两边都是大收获第九十七章 让冯氏去开垦南方第九十八章 双喜临门老冯感动第九十九章 崭新时代大唐新君【上】第一百章 崭新时代大唐新君【下】第二章 封赏登基大典再议第三章 首次大朝恶性斗殴第四章 宫女心念家人【感谢2022...37443的打赏】第五章 皇后合该母仪天下第六章 大赦天下召还罪臣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