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天子 第三十四章 中枢换人以工代赈

第三十四章 中枢换人以工代赈


推荐阅读: 诸天之百味人生灌篮之中锋荣光大宋:江山战图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全员火葬场:真千金重生后杀疯了逃生游戏:NPC他疯狂迷恋我我的倾城老婆至尊大纨绔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前夫夜夜来敲门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前夫夜夜来敲门沐欢封霆北

频发的自然灾害,让大唐损失惨重。这个时候,有人不禁暗自心惊,若非早早解决突厥,现在指不定要发生什么大事呢。
而李智云也趁着这个机会,改革了中枢,调整了官员位置。
首先是三省。
杨恭仁提拔为中书令,李叔良也为中书令。裴矩为门下侍中,陈叔达为纳言。
裴寂、唐俭,因赈灾不利,自请辞官,贞观皇帝挽留不成,故允他们乞骸骨。
后,尚书省左右仆射空缺,朝野人心思动。
在六月,贞观皇帝调梁州刺史杜如晦,金州刺史薛收入朝,暂代此职。
于九月,以赈灾之功,正式任命杜如晦为尚书左仆射,薛收为尚书右仆射,掌管六部。
至此,新一轮政事堂格局确定。
以权力而言,中书令较大,不过军政大权都在李智云手里,故中书令权柄被削弱。
门下省掌机要,议国政,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又能限制中书令。
最后的尚书省,则是执行机关,李智云交给了他的绝对心腹。是故以权力而言,李智云完全可以直接撇开中书门下,直接向尚书省发令。
故而,相权被再度削弱,君权得到加强。
其后便是六部,吏部仍旧是由独孤晟担任尚书,不过因为灾害降临,不少官吏赈灾不利,遭到御史台弹劾,大理寺审查,独孤晟这個吏部尚书做的很不稳。
民部尚书温彦博,因为有贞观皇帝从内帑拿钱帮助他赈灾,是故他干的比较出色。
刑部尚书皇甫无逸告老,由黄门侍郎房玄龄担任刑部尚书。
其余工部、兵部、礼部,无变动。
除此之外,原属隐太子和秦王的旧人,李智云也提拔了其中的一些人。
王珪为尚书左丞,韦挺为黄门侍郎,唐临等人也都因才制用,或在长安,或在地方为官。
此次官员调整,最受争议的,最让人无可奈何的,就是尚书左右仆射的人选。
杜如晦和薛收,贞观皇帝的从龙功臣。
他们在地方干的也还算不错,只不过贞观皇帝是直接把他们任命为宰相,这让很多官员心里面不爽。
但是也无可奈何。
毕竟,皇帝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没有一登基直接把六个相国全部换掉。
因为有在地方为官的资历,杜如晦和薛收坐镇尚书省,执行皇帝命令,底下的人也不敢如何小觑。
关中赈灾,以工代赈。
做的什么工呢?
修路。
修水泥路!
新丰。
“此番修建的水泥路,主要以联通京畿各官道为主,宽两丈余......”民部尚书温彦博对着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介绍。
杜如晦一边听,一边踩踩脚底下已经晒干的水泥,心里面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曾随皇帝见过水泥,但是铺路出来,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坚硬的道路,就算是暴雨行车,那也是如履平地。
陛下说的真对,百工技艺可改变生活啊。
听完后,杜如晦问道:“此物由来,只怕不易。”
温彦博颔首,言道:“开凿石料,颇耗人力,好在有突厥奴隶可用。铺路较为轻松,由关中百姓执行,还算相得益彰。”
杜如晦笑着道:“陛下真是物尽其用,原先朝野百官都认为不该接管突厥奴隶,现在看来,陛下有先见之明。”
温彦博道:“其实大家不是不想用,而是担心突厥人太多,浪费本就不够的粮食。但是咱们陛下,哈哈。”
说到这里,他笑了一下,而后低声道:“左仆射还不知道吧,关中百姓铺路食饭,突厥奴隶只能食粥与草,饿死累死者,不计其数。”
“无妨,蛮夷贱类,合该如此。”杜如晦浑不在意。
只要死的不是唐人,管它死多少突厥人。
一开始,突厥人反抗的很激烈。但是,手无寸铁的他们,面对大唐士兵,结果不言而喻。
在杀的人头滚滚之后,剩下的突厥奴隶老实了。
乖乖的干活。
温彦博道:“陛下在前面等你,我先回去,组织妇孺前往织工厂房帮忙。”
物尽其用,男人修路,女人可以织布。


相关章节: 第二十九章 草原善后与敕封【感谢西红柿炒鸡番茄的打赏】第三十章 分裂草原长孙获救第三十一章 大军班师回朝第三十二章 年号贞观白糖开售第三十三章 灾害降临贞观年第三十五章 长孙羞恼洛州情况第三十六章 幼女貔貅封闭洛州第三十七章 洛州情况不是很好第三十八章 是谁在兴风作浪第三十九章 缺口出现两个人物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