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天子 第七十三章 玄奘穷游新任尚书

第七十三章 玄奘穷游新任尚书


推荐阅读: 诸天之百味人生灌篮之中锋荣光大宋:江山战图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全员火葬场:真千金重生后杀疯了逃生游戏:NPC他疯狂迷恋我我的倾城老婆至尊大纨绔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前夫夜夜来敲门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前夫夜夜来敲门沐欢封霆北

渡过最艰难的贞观元年和贞观二年,进入贞观三年的大唐明显开始走上稳定。
最明显的情况就是自然灾害减少了。
不过,该有的旱灾还是没少。但相比较前两年到处起火,贞观三年的关内诸州旱情明显较之以往有显着减少。
更重要的是,没有到处生灾了!
这太重要了,想想前两年,不是这块水灾就是那块旱灾,而且一经发生,往往就是一大片。
今年明显好太多了,只有关中一些地方出现旱灾,其他地方都开始步入正轨。
这让大唐的朝臣们无不松口气。
照前两年那种灾难,他们真不想再经历一遍,那简直不是人能接受的。
好在,老天有眼,垂怜大唐子民。
与此同时,玄奘上表皇帝,请求西行。在贞观元年的时候,玄奘也曾请求李智云,允许他前往天竺。不过那个时候李智云忙着赈灾,实在没工夫去搭理他,因此没同意。
两年过去,玄奘再度上表朝廷,希望皇帝允许他前往西天取经。
历史上,李世民也没同意玄奘穷游,那玄奘是怎么去的呢?
答桉很简单,偷渡。
历史上的贞观三年,和现在可不一样,当时的大唐可没有李智云这般强力的赈灾手段,积累两年的灾情,在第三年彻底爆发,李世民迫不得已开关,允许百姓自行求生,就在那个时候,玄奘偷渡离开关中。
现在嘛,关内百姓虽说不一定能吃饱,但是一定可以活下去,李智云自然不会允许百姓自行流动。
是故,玄奘也没法子偷渡了。
在这个时代,没有朝廷许可,穿越关隘是需要凭证的,不然就会被抓起来。
李智云在太极殿偏室接见了这位后世‘唐僧’的原型人物。
玄奘生的面白大耳,双目炯炯有神。
“朕可以答应让你去天竺,但是朕有一个要求。”李智云品着香茶,澹澹的说。
他的内帑收益现在又多了一项,经过多年的普及,现在泡茶渐渐成为大唐官绅的主要饮品,曾经的煮茶,已经要被淘汰了。
“请陛下吩咐。”玄奘双手合十。
李智云道:“很简单,朕要你将一路西行上,所遇国家,人文风俗,乃至于山川湖泊,逐一记录下来。”
闻言,玄奘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敢问。
“遵旨。”
李智云也有自己的打算,让玄奘去天竺,算是顺应历史,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为了打开大唐百姓对天竺的印象。等玄奘回来的时候,李智云会让玄奘替自己说话。
说什么呢?
比如;天竺之地,富庶无比,一年三熟,人人躺在金山宝玉上吃喝玩乐。
又比如,当地无强国,林立番邦小族,如宗周诸侯国等等。
反正就是吹!
吹到大唐人对天竺无比垂涎,到时候,李智云将会派兵过去。反正,李智云又没说谎话。天竺那嘎达,确实是块宝地,天生就是用来给其他人殖民的。
他现在找不到阿美利加,难道还找不到印度?
“法显的书,你可有看过?”李智云问。
历史上第一个西天取经的其实不是玄奘,而是东晋时期的法显。这哥们是个牛人,去的时候走陆路,回来的时候坐船,绕了一个大圈子才回中原。
“陛下是说《佛国记》?”玄奘心有所悟的猜测。他也是个聪明人,知道皇帝对释教的态度很不好,所以不可能问他法显翻译了什么经文,再结合皇帝之前要他记录西行路上的国家地理,他便想到了法显所着的《佛国记》。
“不错。”
“略有涉猎。”
李智云颔首,“那就好,有朝一日回到长安,朕希望你所记载的西域见闻,要比《佛国记》更加的详尽。”
“我会尽力而为。”玄奘答应。
不管怎么说,皇帝允许他光明正大的去天竺,那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临走前,李智云私人赞助他五百两黄金。
对此,玄奘满心感谢,将皇帝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答应一定给皇帝带回来最完整的西域见闻记载。
李智云很清楚,玄奘这一趟穷游,得要十几


相关章节: 第六十八章 杜氏莫欺少年穷第六十九章 木讷少年薛礼第七十章 好学无比待人友善第七十一章 老杜居中调和第七十二章 你不会也学陛下吧第七十四章 试点摊丁入亩第七十五章 一州一县先试水第七十六章 一时清明与万世兴盛第七十七章 科举考试开始【上】第七十八章 科举考试开始【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