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侯门贵妾 第229章 书肆

第229章 书肆


推荐阅读: 无限剧本:玩家慎入冷少的氪金小财妻凡人:掩月宗的日常穿书后病娇暴君只在我怀里撒娇娇我真的不想写歌北宋大法官行走人间那些年我的姐夫是神医你好!火星人我的梦,能穿越深渊专列魔尊掌中欢

宁知府是知道汪彤儿在皇帝面前提过有方法使海盐增产的事,这会儿听她一提,不但答应还要陪她一同前往。
今儿汪彤儿不提,他也会找个时间上门讨教,不然,海盐没能增产,皇帝派人下来一问,自己就是失职的罪过。
海盐增产对朝廷跟老百姓来说都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对自己来说也是政绩一件。
“多谢宁大人。”汪彤儿还不忘对着他作揖。
“咳!秦少爷别跟本官客气。”宁知府边说边往外走去喊人准备马车。
没想到,马车辘辘到了海边盐场竟也走了近一个时辰。
汪彤儿下了马车,远远望去海边晒盐的场地,还蛮震撼的。
满目都是书中所描绘的古代煮海盐的盔形器,跟几百个正在烈日下劳作的盐农。
作为一个现代人,肯定知道现在海盐的晒制方法主要是“盐田法”。
该法需要在气温高,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地势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盐田一般分成蒸发池与结晶池两部分。
在每月的大潮至时,将海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再引入至结晶池,继续日晒,随着时间的增加,海水渐渐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继续曝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结晶。这时的晶体就是粗盐。
古代是用盐灶、卤水池、淋卤坑、储卤坑摊场,利用涨潮时把海水引进来,一次举火煮盐的产量能到一千斤。整个渤海南岸的海盐年产量能到五十万斤,参与制盐的工人能到五六千人。
可是,溱州就这么大的滩涂可以煮晒海盐,一次也就四五百人,每次举火煮盐也就二三百来斤,再被盐商克扣,成品盐出来就更少了。
因此,这么多盐根本是供不应求的,价格肯定也是昂贵的。
这时代的盐跟现代人食用的细颗粒白花花的碘盐不同,都是那种米黄色粗花子盐粒,且杂质还挺多。
汪彤儿根据潮涨潮汐跟大潮小潮的自然规律,从小包里拿出她画的现代盐田的图纸,再在旁边添上三个字:蓄水池。
知府大人亲自驾临,盐场的俩个三四十岁的管事立马赶了过来。
两人对着宁知府一揖到地:“小的见过宁知府。”
把他们一行人领到他的办事处。
汪彤儿到了他们的办事处,立即把自己画好的图纸摊到案桌子上,对着宁知府跟那两个管事说道:“你们过来看一看,这是我关于海滩晒盐增产的法子······”
刚刚那俩个管事还惊奇,知府老爷怎么带了个俊秀的相公来盐场的呢?
还担心,别把这么个细皮嫩肉的小相公给晒黑了。
没想到,这白净的小相公不是来耍子的,竟然是为海盐的事来的。
姑且不论能不能真使海盐增产,单凭她有这种想法就值得称赞。
在他们眼中有哪个文人,哪个富家子弟愿意过问海盐增补不增产的事?
他们自己风花雪月,吟诗作对还忙不过来,哪还管到海盐这等俗事上面来?
俩个管事凑过身子来一瞧,就知道这是内行人才能画得出来的图纸。
还真别小瞧了这白面书生,是有两把刷子。
于是,那两位管事,立马去外面喊来其余几个管事跟经验丰富的盐农,一齐进来听汪彤儿给他们讲解如何操作。
······
汪彤儿为了俩日后能安心去华闻阁老先生那儿学习,先把书肆的事加班加点安排妥当,才能放心交给王首道跟小雪打理。
她为了小雪以后跟许锦珅成亲后,能独挡一面,别被人给小瞧。
首先要锻炼她要有管理的能力,想要管理好内宅的中馈,让她先从管理书肆开始学吧。
话说,把书肆铺子管理好了,管理中馈还不是简单的事吗?
因此,从盐场回来后,汪彤儿就把小雪跟许嬷嬷带在身后。
先从招人开始,到书肆里面的书类的摆放等等。
汪彤儿打算把书肆开成像图书馆那样的模式。
一楼专营售书,什么类型的书都有,像正规的书籍四书五经之类的。像闲书之类的什么话本子,地方趣谈跟古籍游记,志怪小册子


相关章节: 第224章讪讪而归第225章 血仇血报第226章报应来了第227章笞刑四十第228章 去知府第230章烦恼第231章小白莲弟232章撑场面第234章 朋友第235章 无为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