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逆袭1988 第118章 建厂

第118章 建厂


推荐阅读: 瞎眼三年,我的学生都成了大圣龙王娇妻海贼:退休前赚一万亿不过分吧!亿人聊天群我在凡人摸鱼修仙龙神归来别慌,学霸老爹和我一起穿越了人在斗罗,没有魂环网游:开局无限BUFF天赋!剑仙她以理服人我真的不虚啊齐等闲玉小龙

王林今天要谈的事挺多的,上午签了工厂租赁合同,中午回家吃过饭,下午和大华公司的许志文谈机械购买事宜。
许志文受邀来到了红光食品厂的老办公楼。
现在这楼属于王林经营,他把原来的招牌全拆了,新的大楼在装修当中。
许志文今天看到的王林,和他之前见到的作坊主形象完全不一样。
王林开着奔驰,带着年轻貌美的女秘书,有自己的办公大楼,还有自己的厂房!
许志文看到了王林的实力,也看到了他的诚意。
王林开口便说要组建一个上规模的卫生巾生产厂,然后带许志文看了厂房。
“这一片都是我的工厂,”王林大手一挥,“许先生,我是诚心想开这个工厂,请你一定给我最优惠的价格。”
“当然可以,王总,我们不仅售卖机械,我们还保证售后服务。我们负责生产线的全部安装流程,以及员工的培训,还有你们需要的一切原材料,我们都可以帮你从国外进货。”
“国内没有生产卫生巾的材料吗?”
许志文道:“大陆暂时还没有完整的供应链,有些材料,只能从国外进口。”
王林沉吟道:“这就麻烦了!”
许志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王林道:“进口需要外汇啊,我们私人企业,哪里来的外汇?就算向国家外汇局申请,只怕也有限得很。”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严格外汇集中计划管理,国家对外贸和外汇实行统一经营,外汇收支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所有外汇收入必须售给国家,用汇实行计划分配;对外基本不举借外债,不接受外国来华投资;人民币汇率仅作为核算工具。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沿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不断培育和增强市场机制在配置外汇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方向转变。
1978年到1993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起步。这一阶段以增强企业外汇自主权、实行汇率双轨制为特征。
为调动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确保有限的外汇资源集中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从1979年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在外汇集中管理、统一平衡、保证重点的同时,适当留给创汇的地方和企业一定比例的外汇,并允许持有留成外汇的单位把多余的外汇额度转让给缺汇的单位,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双重汇率制度并存。
重点是,企业只有一定比例的购汇额度!
外汇额度,限制了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特别是私营企业,想拿到更多的外汇使用额度,几乎是很难的。
因此,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民营企业,做出口是竞争不过国营企业的。
国营企业有政府撑腰,一切资源都率先向国企倾斜。
私企连原材料都进口不了,拿什么来竞争?
没有外汇,工厂无法进口原材料,那工厂的脖子,就被掐得死死的!
这一重大转变,起码要等到九十年代初才能有所改观,后世创汇的企业,不仅没有额度限制,甚至还有可观的高额退税补贴!
在此之前,王林想要发展企业,只能依靠自己去想办法。
他只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依靠买卖国库券的好政策,幸运的赚到了第一桶金而已,一无强大的背景,二无优势的人脉,他找谁去要购汇额度?
王林想大展鸿图的心思,瞬间冷了一半。
许志文道:“王总,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忧,以目前的外汇额度,足够让你经营起一家工厂。至于以后要扩张,那是以后的事了,是吧?”
王林知道,对方是急于卖生产线,当然只挑好话给你说。
“许先生,我想先投资一家80万左右的工厂,现阶段来说,这个规模是足够用了。”
“可以,其实生产线的产能绝对是能满足需求的,生意扩大之后,你可以随时订购新的生产线。”
“在正式合作之前,我要了解贵公司的相关资质,以及所代理生产线的品质、生产能力如何。”
“我们在大陆有一家合作的工厂,那是一家


相关章节: 第113章 百万奔驰【求订阅】第114章 买单风波【求订阅】第115章 媒【求订阅】第116章 只敬豪车不敬人第117章 赏脸第119章 天价【求订阅】第120章 画眉第121章 聘书第122章 聚会第123章 又挖坑了【求订阅】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