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124章 先款后货、晋商卖国的根源!

第124章 先款后货、晋商卖国的根源!


推荐阅读: 疯批妖女虐渣忙,禁欲神皇夜夜求圆房!网游之我是超级大反派签到聊斋,铸造气运神朝十方乱世,极道武夫惊!暴君的小哭包重生后杀疯了从霍格沃茨开始学习魔法霸天刀尊无限之轮回曙光红尘深渊里三国归晋亚人娘补完手册魔王大人为何这样

工匠研制所的人送来了用羊毛织的布,朱由检叫来刘大昌,让他看看这布是不是合用。
“大昌、这是宫中用羊毛织的布,你看一下,提提改进意见。”
刘大昌从小太监手中接过布,认真的打量了一番,并上手仔细的摸了一下,凑到鼻子上闻了闻。
“陛下、这毛布确实要比民间做的柔软,也没有异味,就是感觉有些粗疏和厚重。”
“大昌你说的没错,确实有些粗疏。主要是织布和纺纱用的是织棉布的机子,若是专门做织羊毛的机械,会比这好很多。至于厚重,这就没办法了,羊毛本来就要比棉花重,这种布只能当冬衣来穿了。”
“冬衣?毛布当冬衣、想来要比棉布合用很多。”
“好、既然看过了样货,哪朕就给你布置接下来的工作。首先得大量收羊毛,口内没有就从口外收。然后就是建个毛布厂,要赶在十月份织一批足够做两万套冬衣的毛布出来。今年冬天、新军的冬衣就用毛布。”
“陛下、从口外收毛布可能有些麻烦,朝廷关了互市榷场,口外的的东西进不来啊。即使开了榷场,口外的商人们也没收羊毛的成制,估计一时半会很难收上来多少羊毛。”
刘大昌说的好像有些道理,由于明清两国的战争,大明基本上将所有的榷场都关了,目的是对满清还有附属于他们的蒙古部落进行经济封锁。
按道理来说,大明作为物资和制造能力强的优势国,对满清和蒙古这种落后地区的经济封锁效果应该挺好的。当年退到草原的蒙古人就被大明的经济封锁整的,现在连铁锅都造不出来了。可这法子对满清是不怎么灵,经济封锁和制裁展开了一二十年,满清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反倒是越来越强!
为啥以往行之有效的法子,这次不管用了哪?新生之后的朱由检也有过反思。首要原因是军事上节节失利!封锁这手段只能是军事手段的备份,没有强大的军力,搞经济封锁根本就不可能长久。人家买不上你的东西,不会过来抢啊?
同时满清据有的辽东汉民多,有一定的制造和生产基础也是原因之一。不像蒙古草原,手工业的基础太过薄弱,又没有定居文化,所以工业生产很容易被破坏。
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以外,还有主观原因。大明边关的各个军头,不管是之前的毛文龙、袁崇焕,还是后来的祖大寿、吴三桂!他们都在做走私生意,将大量的物资倒卖给了满清,从中谋取暴利。军头们在卖国,商人们也不遑多让,著名的卖国贼晋商,靠着和满清做走私生意,据说赚了数千万两银子。
与满清做生意利润有那么大吗?朱由检一直没理解为何晋商们会成群结队的干卖国的勾当!做这种生意确实会比平常生意赚钱,可也不能让人趋之若鹜的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做吧?再说满清除了有些抢劫所获的银子以外,也没拿的出手的可以当大宗贸易品的东西啊!毛皮、人参、东珠,数来数去他们的出产也就这几样东西,大明往过去卖的可是铁器、粮食、布绢、茶叶、瓷器等大宗商品。怎么算,这条贸易线满清都沾不了光。
满清的产品没有优势,他们还能让商人趋之若鹜的上杆子去做买卖,肯定是有什么特殊的法子!朱由检也是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明白晋商们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做口外生意的核心原因。与满清做生意,可以用很小的成本赚很大的钱!
不得不说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在经济政策上,满清就要比大明积极的多。为了鼓励商人们到辽东做生意,他给商人的优惠政策是可以先拿货,运到内地卖了之后赚了钱运着物资到沈阳再结算。
也就是说只要有运输能力,商人们是可以零成本的拿着满清的货赚钱。春天从满清手里进一批货,拿到口内卖了之后,再进些满清需要的日用品卖卖给他们。这样一来,商人们是来回的赚钱还不需要多少本钱。如此好的政策,能不让商人们上杆子去做才怪。
所谓的卖国晋商,就是后世人们常说的卖办!他们做的营生是空手套白狼,拿别人


相关章节: 第119章 纸钞用着真香第120章 将校堂:穷将门的翻身之所第121章 令人抓狂的是教大头兵识字!第122章 一揽子新产业计划第123章 招宋应星、宋应升兄弟进京第125章 组建侍从室第126章 天工局第127章 校阅新军第128章 用斩首行动收拾左良玉似乎很合适?第129章 跑天津商路、来回都能赚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