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古玩之金瞳鉴宝 第066章 永宣青花梅瓶

第066章 永宣青花梅瓶


推荐阅读: 撩了皇上,渣男天天给我磕头楚惊火影之宇智波的崛起我的修真界世界桃源超农神医福运崽崽三岁半,宠我的全都是大佬天命神术中古战锤:救世鼠辈穿成农家克夫命,暴力锦鲤开挂旺夫我的女友富可敌国天命话事人穿成纨绔后她富养了皇帝陛下被迫二胎后,她被摄政王日日娇宠

,永宣梅瓶在古玩行里有句话:历代遍仿无新意,官窑一件价过天。
依照此梅瓶的品相,转转手卖给省内的巨贾富豪,简简单单就是双倍的利润。
就是卖给比自家还牛的古董商,赚一倍也是轻而易举,所以潘世川根本没心思继续营业,关了店门去找自家老爷子。
潘家老爷子一看儿子抱了一个永宣青花梅瓶回来大吃一惊,一听是花六十万买回来的,心脏病更是差点犯了。
也顾不得问事情经过,潘老爷子戴上老花镜就看起了瓶子。
潘老爷子少年时就在古玩行里做打杂的学徒,可说是跟古玩打了一辈子交道,凭借他的经验也看不出瓶子有什么不对之处,完全符合永宣青花瓷的所有特点。
潘老爷子当机立断,筹钱!
爷俩泡了一壶大红袍,坐下好好合计了一下,潘世川去筹钱,潘老爷子在家守着宝贝。
六十万放到哪都是笔巨款,潘家家底虽然很厚,也是各种古玩以及不动产加起来说的,一时间筹集这么多现金也是需要去亲戚朋友家里去借。
这三天里潘老爷子只有一个人在家,玩了一辈子古玩的老人跟初学者不同,守着宝贝梅瓶是越看越心惊,总觉的有问题,因为东西太真了,也太新了。
这倒不是说是釉面的火光问题,而是这梅瓶通体没有一丝划痕,永宣青花六百年来这瓶子不知道在多少藏家手中流转,尘污油渍没有还好说,毕竟这种宝贝不会随意丢在外边吃灰。
但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崩口,缺边,炸纹,伤釉,失彩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可潘老爷子用放大镜看了瓶子几十遍,只找出六处细微的划痕,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
越找不出不对的地方,潘老爷子越觉得不对劲,在交余款的前一晚,潘家爷俩拿着瓶子来请回祖宅居住的沈重楼掌眼。
论辈分,潘老爷子得喊沈重楼为伯父,关系并不算远,潘老爷子的姑母是沈重楼叔伯兄弟沈重阁的妻子。
沈重楼是独子,对亲叔叔家的这个小兄弟一向很关照,这种关系求上门来,哪有不帮的道理?
当时沈愈已经十四岁就在自己祖父身边,所以事情经过知道的非常清楚。
沈重楼当时真正的年龄已经年过九旬,第一眼也是感觉瓶子有些太新了。
不过马上排除了新器做旧,这梅瓶的釉面是实打实的,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形成的古朴苍老感,与做旧的新瓷有云泥之别。
接着沈重楼又感觉是清雍乾时的仿品,因为永宣真品青花梅瓶传世太过于稀少,真品多是在国内外的各大博物馆与知名私人收藏家手中。
把真品永宣青花瓷拿到一个小小古玩店中去卖的,基本上没听说过。
但他马上又否定了自己这个观点,这瓶子确实是永宣时期的。
永宣官窑青花使用的钴料是一种名为“苏麻离青”的进口料,含铁量较高,瓷器烧制后呈色浓艳的同时往往会出现“铁锈斑”。
元青花、永宣青花最重要的鉴定依据就是苏麻离青料的鉴定!
雍乾时虽然曾仿造此瓶,只是造型、釉色较接近原物,瓶身青花的铁结晶斑点却是怎么也仿不出来。
所以雍乾仿瓶上的铁锈由于过于均匀细洁,摸起来比永宣年的差了许多,这是因为苏麻离青在明成化年差不多就用完了,后世再无苏麻离青。
除了亲戚关系外,潘老爷子的父亲曾经帮过沈重楼一次大忙,这事沈重楼不能不管,净手后抱着梅瓶去了卧室,关灯后静静的把玩瓶身,终于在瓶身中间位置一个荔枝处发现了不对。
整个梅瓶的釉面到了这里有细微的粗糙感,这种感觉不同于瓶身的铁锈,沈重楼用高倍数的放大镜一看什么都明白了,这瓶子是打破之后又补的。
上釉重烧现在技术达不到,这造假的也是一个能人,用彩笔绘了一个跟原来一模一样的,完全就是以假乱真,最后又上了一层光滑无比类似水漆般的东西,沈重楼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材质,反正跟原本的釉面毫无分别。
瓷器崩口,失彩之类的还能接受,属于瑕不掩瑜,但这瓶身


相关章节: 第061章 这不是唐寅的画第062章 你知道怎么鉴定字画吗?第063章 这画有三伪第064章 折扇上的字第065章 沈愈的怒火第067章 八宝印泥第068章 婉拒第069章 裴玉琴第070章 你跑不了第071章 子京葫芦印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