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筑2005 【001】再少年

【001】再少年


推荐阅读: 据说我是末世世界的超级BUG女总裁的天命小天师仰望星辰从梦华录开始攻略大宋浮生烬海贼从推进城开始卧底宁也傅蕴庭身为草神:我无敌,你随意向全世界直播诡异复苏我的悟性爆炸了导演:从被全网封杀开始全能大佬拒绝做冤种反派

  重筑2005正文卷【1047】安排了相亲最新网址:“曲面屏这么麻烦呀?”

  从京东方回来,江清淮在车上有些感慨地道,“不过真的好漂亮,好有科技感啊,屏幕居然能够弯曲的……”

  十年之后,曲面屏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很喜欢,也有人很嫌弃,只看互联网声音,简直是人厌狗嫌的存在。

  然而,从最初的三星,到之后的华为,再到后面越来越多厂商跟着做曲面屏,必然是有原因的。

  除了部分消费者喜爱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曲面屏可以极大的提升手机质感。

  这对于本身在高端市场没有什么底蕴,又想要冲击高端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等于就是一个捷径,自然趋之若鹜。

  而在曲面屏出现之初,带给普通消费者的震撼就更加强烈了。

  2014年秋季,三星与note4一起发布了第一款曲面屏手机三星noteedge,作为一个全新的尝试,三星noteedge只有一侧是曲面屏,但仍然引起了轰动,把原本的主角note4衬托得黯淡无光。

  见此情形,三星果断在第二年的S6加大了力度,推出了双侧曲面屏的S6edge

  ——不论是市场反馈还是口碑,S6edge都大获成功,把同样拥有金属边框、玻璃后盖,质感大幅提升的S6风头全部抢走。

  在iPhone6和iPhone6plus大获成功的同时,S6edge成为了市场上唯一可以和iPhone6系列抗衡的智能手机。

  华为随后跟进,在2016年推出的mate9pro上面也采用了双曲面屏,而且还是三星供货,于是就跟HTC一样,被断供了。

  其实在这之前,华为P1也被三星断供过,华为不是不长记性,而是没办法,在OLED屏幕方面压根就没得选择。

  这才有和京东方的合作,并且在2018年厚积薄发、集大成的Mate20Pro上面采用了京东方的OLED曲面屏。

  因为苇庆凡的介入,这个世界的京东方更早投入到了柔性屏的研发上,且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手机柔性屏的量产,但进展并不顺利。

  首先是OLED屏幕的排列问题,苇庆凡提出的“类钻排”并不保险,因为没办法绕开三星的专利,仍然需要三星的授权。

  其次,在OLED屏幕的生产方面,像素排列其实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大的困难不在这里。

  毕竟京东方“2-in-1”的delta排列虽然比三星的钻排折损要高一些,钻排的像素折损率是81%,小黄鸭排列则是71%,但毕竟还是可以用的,且显示效果其实也还可以。

  对于现在的国产OLED屏幕来说,要解决的是“有”的问题,而不是好不好用。

  京东方能量产,能供货,三星就不敢轻易断供。

  目前,包括十年之后,困扰国产OLED屏幕发展的,都是更上游的材料、产线,即便是到十年之后,在材料方面的国产化率也极低。

  比如2023年的时候,空穴层注入/传输材料、电子层注入/传输材料的国产占比只有12%,而发光从的国产占比更是不足5%。

  这才是消费者眼里看到“国产OLED屏幕崛起”背后的残酷真相,也是业内人士要搬掉的一座座大山。

  其背后的技术壁垒攻克难度并不比半导体行业差多少。

  而产线方面,三星在2007年建成了4.5代AMOLED屏幕生产线,国内第一条4.5代产线在2010年才由天马建立;

  随后京东方在2014年跳过了4.5代线,直接投产了6代线——这也是苇庆凡找上京东方的最主要原因和目标。

  天马的6代线在2018年才投产,华星光电的6代线到2019年才投产。

  柔性OLED屏幕方面,三星在2015年正式宣布6代柔性产线实现量产,京东方在2017年宣布量产,只比三星晚了两年。

  是的,“只”晚了两年,这是个巨大的进步。

  苇庆凡想要做的,是让本来就在追赶的京东方,追赶的速度更快一些,最好可以同样在2015年实


相关章节: 【1042】家里建个体育馆【1043】李羊羊【1044】妙妙妙计安天下【1045】妙妙在第三层【1046】一张照片【1048】有阴谋【1049】我滚啦,拜拜【1050】我的要求高吗【1051】我不会改变主意【1052】不能因私废公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