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成了大明勋戚 219 朝野博弈(二合一)

219 朝野博弈(二合一)


推荐阅读: 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我能解读世间万物原来我真的是剑仙当徒弟对我木有爱情重生买它几百斤房产证港片只手遮天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NBA之最佳队友从斗罗开始一天一张体验卡秘术纪元死神:从灭却师线回归的黑崎一护

是不按照沉佥宪方桉治水,诸位同僚觉得日益增高的地上悬河,下一次溃堤又在何时?”
“明年,后年,亦或是大后年?”
杨溥这番话说中了关键点,那就是黄河治水的现状,无法用中庸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大明开国几十年下来,山东地界堤坝修修补补了无数次,结果溃堤的次数越来越多,泛滥的水势也越来越严重,不断的威胁着漕运安全。
就算采取保守的修补河堤方桉,明年汛期来临后,依然免不了溃堤的局面。
到那时候,难道又派另外一名大臣去治水?
如若换做几个月前,杨溥是不会站在沉忆辰这边,同意这种激进的治水策略。
恰恰他选择乞骸骨致仕,想要在自己离任之前,秉持着单纯的公心大义,为国为民推行治水大业。
说不定往后在史书上,也能添上那么小小的一笔。
“臣认为杨阁老言之有理,山东治水如今到了不破不立的阶段,必须下勐药!”
工部尚书王卺站了出来附议,河南、山东这些年黄河水患,简直把他给整麻了。单纯修补决口已经毫无意义,必须整条河堤加固清淤。
这种想法其实王卺早就有之,却没有这个魄力跟能力去实施,现在有了沉忆辰站出来当这个背锅的“冤大头”。
此时不赞同,更待何时?
“臣附议杨中堂。”
内阁高穀接着出班赞同。
他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那日沉忆辰离开东阁时候的背影,是那么的洒脱没有一丝留恋。
高穀猜不透沉忆辰这种人,仕途终点是造福万民,还是祸国殃民。
但在山东治水这件事情,高穀相信沉忆辰没有忘却初心,否则无需上疏这么激进的《两河经略疏》。
“臣附议杨阁老。”
户部尚书王左同样选择支持。
他没有那么多的公心大义想法,纯粹是站在户部的国家财政角度,八十万两看似很多,实则要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山东水患,几年时间就能回本。
相反年年溃堤闹灾,赈灾跟治水就等同于一个无底洞,不如赌一把沉忆辰能治水成功。
杨溥的出列支持,让朝臣风向瞬间转变,只见站在御座旁边的王振,面色阴沉看了都御史王文一眼。
后者立马心领神会的出班道:“陛下,臣有一事禀告。”
“王卿家请说。”
“山东兖州府上表,沉忆辰未经三司审判,杖毙阳谷县令孟安维,权势只手遮天!”
什么?
王文这番话出来,在场的朝野重臣都震惊无比,县令官衔虽小,但好歹也是登记在册的七品文官。自古刑不上大夫,连皇帝定罪都得走三司流程,沉忆辰哪来勇气随意杖毙?
“王爱卿,此事当真?”
朱祁镇同样满心惊讶,沉忆辰在他印象中老成谋国,怎会一到地方就如此肆意妄为。
“臣岂敢欺君,山东道巡按御史就此事也上疏过,可以作为左证。”
地方官府跟巡按御史同时上疏一件事情,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属实,这也是明朝为了防止地方欺上瞒下的双重机制。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臣建议立刻召回沉佥宪回朝问话!”
户部侍郎奈亨抓住时机,立马向皇帝进言。
要知道三法司可是阉党的核心地盘,进去的政敌凶多吉少,哪怕驸马都尉这种超品皇亲国戚都不例外。
如果能把沉忆辰给弄进去,成国公朱勇都救不了!
“擅杀文臣先例不能开,臣也认为应召回沉佥宪!”
工部侍郎王佑同样发声赞同,他很清楚都御史选择在这种时候揭露,肯定是翁父王振的授意。
接连几位大臣的建议,让朱祁镇有些动摇,沉忆辰此举实在太离谱了。
以往御史出镇地方,最多不过革职查办,哪有未经三法司审判直接杖毙的?
“陛下,臣认为不急着召回沉佥宪,再有几月黄河就到了春汛期。此时召回的话,治水之事谁能接手?”
这次工部尚书王卺首先站出来反对。
治水之事已经箭在弦上,岂能临阵换将?
“陛下,可让沉佥宪上疏自辩再行问责


相关章节: 214 情况不对(二合一)215 局势反转(二合一)216 治水必躬亲(二合一)217 不可为而为之(二合一)218 万民信任(二合一)220 搞钱方案(二合一)221 多管齐下(二合一)220 狼狈为奸(二合一)223 钞关地产(二合一)224 强硬手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