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二九一章 蒙学老师

第二九一章 蒙学老师


推荐阅读: 重生之傲娇白月光好难哄诸天女主改命师给熊猫崽介绍七个对象后,元帅悔疯了!她的浪漫主义浪迹仙武诸天我,宇智波义勇,没有被讨厌!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瞎眼五年,我成了人族文圣重生后疯批王爷嗜她如命第一狂少宁尘单柔苏千雪仙门狂医徐青云

第二九一章蒙学老师
一块黑板和两只石灰做的白色的粉笔,就是落第秀才杜景素在昌平县的新工作。
他从小也算是一个本乡的小神童,十二岁就是院试第一名,也成了家族的唯一希望。可是从此之后,二十年中加上恩科,一共八次乡试,结果都是名落孙山。
在这二十年时间内,他送走了满脸遗憾的双亲,也迎娶了自己的妻子,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同时也为了科举,不断变卖掉了自己从家产中分的一百三十亩地。直到正剩下了一间茅屋,妻子要靠着给别人浆洗衣物过活。三十二岁,自己的孩子都已经到了十二岁的年纪了,他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被科举搞得千疮百孔。
直到前年,他才在昌平县县府的门前,看到了招募蒙学先生的榜单,最让他心动的是那后面一个月一两银子的薪酬。那时候,报名招募的人还不多。大部分读书人都不愿意去,而愿意去的却是自己都不认识字的苦哈哈。
经过六个月奇奇怪怪的培训,落第秀才杜景素带着很多稀奇古怪的书本和工具回到了昌平甲字蒙学。
今年,已经是他带的第一批孩子即将按照蒙学的教材学习完了第三年,准备参加年底的县学的招生考试。这些孩子进来的时候最小的也就是六岁,最大的九岁,现在也基本上都到了和自己当年院试一般的年纪。
所以,他现在也不给孩子们教授新的内容,而是按照县学发现来的考试提纲准备考试的内容。
一百多个孩子,复合班一样的教学。十个孩子一组,都按照算学所教授的一二三四分了组。每组都有自己的队正一名。
“一二三四五组准备里长给里民的告示一份。要说清楚夏粮的征收手续。官府在何处征收,要携带什么文书,征收后要保留什么?什么人可以享受免征收的条件。按照老师交给你们的征收公文的格式来写。”
杜景素敲着黑板,上面是自己的漂亮的粉笔字。一开始他还不是很适应,但是没过几天他就练出来一手好粉笔字,以及用粉笔头将睡着了的学生敲醒的本事。
这蒙学和自己上的私塾很不一样。
让他激动的是,他还被专门请到了皇家行政学院听了皇帝陛下的一节课。皇帝陛下似乎也是他现在的这么一样的姿态,举着粉笔站在黑板前面。上面写着教书育人,功在千秋八个字。
和别人不一样,当别人还沉浸在能够面见皇帝陛下的荣耀之中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用前面放置的铅笔记录皇帝将的每一句话了。
“蒙学最大的变化就是要为百工百业培养人才,而不是走科举一条路。”
“所以,县学的招生既看全面的成绩,也会看某一科的分数。”
“未来的大明,要不断的提高蒙学数量,直到要确保每一个大明的娃娃都要少完成三年蒙学。”
所以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要是蒙学要发展,一定会需要很多的人才,而蒙学又是皇帝陛下最看重的,只要自己能把蒙学教好,也许还可能有一个不一样的前景。
他已经失败了好多年了。
当有了这样的一个梦想之后,别说是朋友了,就是自己的妻子他都没有敢透漏过一个字。还好,蒙学还在学校的后面为自己这种老师提供了住宿的院落,加上大儿子还能干上一点洒扫敲钟的活补贴家用,他整个人像是自己科举一般几乎扑在了这帮孩子的身上,妻子倒也是没有一点怨言。
“六七八九十组,你们的队正站出来,把这些字让大家抄写一遍,不要错。”
县学里面是有参考的教材,但是杜景素不一样,他将里面的重点自己又重新归纳了一遍了。二十年的科举考试让他很清楚,考试的东西就是那些,无非就是出试题的人需要变换一点花样而已。
十个组安排好了,剩下就是他从这里面抽出来的三十个人的重点班了。这里面都是他觉得有前途的娃娃。
“方正明,你爹同意嘞没有啊。要是你爹不同意,我再去找他。”
方正明是班里面最小的一个,今年才十岁,但是却是杜景素最看好的一个


相关章节: 第二八六章 黄雀在后第二八七章 怒极反笑第二八八章 百忍成钢第二八九章 下罪己诏第二九零章 做点铺垫第二九二章 不同表现第二九二章 不要忘本第二九四章 深入了解第二九五章 念头通达第二九六章 逋赋考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