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这个明星画风不对 第1章 鱼塘局选秀

第1章 鱼塘局选秀


推荐阅读: 都市逆天仙医凡人之真灵天凤长生,从拜师女魔头开始三界赵公子柯南之假酒把我当同行心有所屠在下,中医黄素白骨无极师姐,你们离我远点!我真是佞臣啊华娱之生于1988重返2000:大国机长

  这个明星画风不对正文卷第588章请柬,公布喜讯《山海情》开机,剧组拍摄了开机仪式的花絮,发到网上,正式官宣。

  方醒开始紧锣密鼓的拍摄工作,和之前一样既是导演,也饰演男主。

  男主角“马得福”这个角色,性格比较沉稳内敛,心中有热血,做事沉得住气。

  这是一个讲述宁省西海固地区吊庄移民的故事。

  吊庄移民,就是把贫苦山区里的百姓,移民到平原地区。

  虽然是移民,但并不是移民到繁华地区,而是移民到地理环境好一些的平原。

  因此,移民的百姓依旧要在黄土地上开荒,建设家园,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开篇第一集。

  吊庄移民就遇到的麻烦。

  贫苦山区的百姓,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即便贫苦,也有很多不想移民。

  毕竟华夏的传统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落叶归根。

  百姓心中,始终会觉得生他养他的地方,就是根所在的地方,所以不愿离开。

  这也导致吊庄移民困难重重。

  男主角“马得福”从农校毕业回来,被借调到了吊庄办,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涌泉村,劝涌泉村的父老乡亲吊庄。

  因为吊庄的户数达不到要求,就没办法通电。

  毕竟电线需要从很远的地方铺设过来,如果只有几户人,消耗的人力物力太大,不符合规定。

  整个剧组的演员,化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土”。

  不只是气质上的,而是脸上身上,真的全是黄土。

  因为西海固地区,经常有沙尘暴,说来吃沙子的,虽然是调侃,但也不全是调侃。

  其实。

  副导演已经提前半个月到宁省,到风沙最大的地方安营扎寨,拍摄沙尘暴的画面。

  因为这部剧里面,会有很多次遭遇沙尘暴的场景。

  剧组不可能让演员站在黄土地上,等十几天,等到沙尘暴再拍。

  所以,沙尘暴的远景画面,需要单独拍摄。

  由副导演、摄像师带一个团队负责,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

  由于后期要剪辑,所以需要多拍几个沙尘暴的远景。

  沙尘暴的近景,则不需要等沙尘暴天气。

  近景拍的演员在沙尘暴下的表演,直接用鼓风机来吹就行。

  ……

  除了沙尘暴之外,还有一个需要剧组用较长时间种植的东西,那就是双孢菇。

  双孢菇,也叫白蘑菇、口蘑。

  在九十年代就能卖到10块钱一斤,当时的价格确实算比较高的。

  这种蘑菇有一种独特的味道,第一次吃可能会觉得奇怪,但接受之后,就停不下来。

  现在已经不是九十年代,双孢菇的种植已经全国铺开,所以价格相对来说,便宜了许多。

  现在的双孢菇,6、7块钱一斤,光看数字好像没比10块钱低多少。

  但是,算上二三十年时间的通货膨胀,那真实价格差距就大了。

  在剧中。

  吊庄移民建成的闽宁村,和福省建立了一对一扶贫对象,所以有一位专门研究种植双孢菇的教授,来到宁省闽宁村,教村民种双孢菇。

  所以,需要拍摄种植双孢菇的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道具组商量过,要不要用材料来制作双孢菇道具。

  以现在的道具团队实力,确实可以做得非常像,拍到镜头里,观众几乎看不出区别。

  不过,这只是静态的。

  方醒要拍村民种植双孢菇,还要拍采摘双孢菇,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

  用道具来做,肯定不行。

  因此,方醒很早就让剧组和当地的农科所联系,求教种植双孢菇的经验,并且在剧组的驻扎地,搭了十几个棚,亲自种双孢菇。

  不过,双孢菇种植周期并不短,即便有农科所帮忙,想要出菇,也需要七八十


相关章节: 第583章 拉扯,重新试镜第584章 竞争第585章 观众惊掉下巴第586章 搞出大事情,陆湘儿的焦虑第587章 办酒,家长见面,终身大事第589章 婚讯,最重要的一场戏第590章 婚宴上的记者招待会第591章 《余罪》预热,婚讯全网刷屏第592章 开播,水军入场,全网差评第593章 《余罪》杀疯了,《山海情》杀青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