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满级考古大师 第八十五章 一双老布鞋,承载华夏三千年!

第八十五章 一双老布鞋,承载华夏三千年!


推荐阅读: 本王姓王天命阴阳师重生后才发现我有青梅道极圣止于月光毁容之后我成了巨星从港综开始浪迹诸天简简单单练个武我在惊悚直播里靠整活封神人在苦境,浪到失联遮仙武神霍格沃兹魔法之旅

之前在将遂先生转移解剖的时候,脱落掉回内棺之中了。”
一双鞋跟圆润,鞋头方正,和现在的鞋子款式差异很大的“方履”,出现在了陈翰面前。
这双鞋是用华夏最传统的制鞋工艺制作的。
也就是“纳”出来的。
做布鞋,可以说是我们华夏最传统的一种生活技艺了。
华夏最早的纳底布鞋始于周代。
山西侯马出土的3000多年前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显可见一行行规整的线迹,与现在的纳底布鞋完全一致。
传统的手工、绣花布鞋等,在清朝更是达到了巅峰,一度作为出口商品,畅销整个亚洲,甚至被卖到了欧洲去。
“千层底布鞋”更是成为了驰名中外的华夏名片之一。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夏百姓们大部分都还是自己动手纳鞋底做布鞋。
到现在,北方一些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还掌握着一手十分出色的纳鞋底技术。
不过,在现代社会,这种手工制作的千层底布鞋,已经不被年轻人喜欢,甚至被当成老土,落后的象征。
对于这点,陈翰其实就一直都不太能理解。
欧洲人手工制作的皮鞋,同样也是纯手工做的,论工艺甚至还没华夏传统的千层底布鞋复杂。
为什么人家的手工皮鞋,就被捧为高端的象征?
而华夏的千层底布鞋,在自己人的眼里,却都成为了低端老土的代名词?
一听说谁穿手工做的布鞋,第一印象就觉得对方穷、没钱、土。
凭什么啊?
要知道,手工做的布鞋,做工复杂,工序繁缛,技艺高深,难度大,耗时长。
而且工艺要求严格,每双鞋的制作都要经过剪裁底样、填制千层底、纳底切底边、剪裁鞋梆、绱鞋、楦鞋、子修抹边、检验等近百道工序。
在西汉的时候,这种能用麻布一针一针缝合纳底制作出来的布鞋,那都是贵族才能穿得起的。
西汉的贫民压根都花不起这个钱,也舍不得这个钱去买一双麻布做的布鞋。
通常情况下都只能穿用草编制的草鞋而已!
能有一双布鞋,那都是顶奢品,只有遇到什么大喜事,或者重要的场合才会穿出来,而且还要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
要论高档程度,丝毫不逊色欧洲人所谓的“大师纯手工打造的皮鞋”。
人家的手工皮鞋是贵族才穿得起的。
我们的手工布鞋,也是贵族才能穿得起的。
而且华夏还比落后的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就普及了这种手工布鞋。
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是百姓都能买得起,穿得起的了。
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家家户户的妇女都能扯二两布自己做。
同时期,欧洲贫民都还在穿木头鞋和草编鞋,贵族们都在穿丑陋的克拉科夫鞋和高跟鞋的时候。
华夏百姓们每个人都能穿上温暖舒服,轻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气吸汗的千层底布鞋!
一双老布鞋,承载了华夏人三千年的岁月。
周朝人穿着它,从黄河流域出发,征战四方,打下了华夏雏形。
秦国人穿着它,一统六国,奠定统一的华夏文明!
汉代人穿着它,南征百越、封狼居胥,凿通西域!
唐朝人穿着它,征服西域三十六国,万邦来朝,开创盛世!
明朝人穿着它,追亡逐北,征草原、下南洋,甚至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而到了现代,这双老布鞋,却成为了落后、老土的象征。
可悲,可叹!
wap.


相关章节: 第八十章 “嚯,这颅骨很结实啊!”第八十一章 解剖ing!第八十二章 为什么会不腐呢?第八十三章 吸引年轻人(求追读!!)第八十四章 认真负责陈老师第八十六章 每一具不腐古尸,都是独一无二的孤例第八十七章 欢欢喜喜又一年第八十八章 曾随之谜第八十九章 曾经强盛于世的曾国第九十章 三个大型的东西周墓葬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