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坊

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坊


推荐阅读: 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全球灾变:我靠精灵在末世葛优躺我在星际时代无尽掠夺我,毁灭日超人,加入聊天群我不是狼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重生nba之艾弗森是我叔叔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无限物资:带着空间超市养权臣农门寡妇有空间,逃荒路上捡个宝

随着各国商人开始发力,一车车粮食源源不断的从边境运往赵国。即便是各国关卡查的再严,这些人总有办法将粮食弄出来,这一点不得不令人感到佩服。
到了赵国境内之后就更不用担心了,赵括早已下令,只要是运粮车队进入赵国,一律不准阻拦,入城税直接免除。
等到第一批粮食抵达之后,赵括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兴修水利、疏通沟渠、修筑城墙、开挖水井,告诉百姓只要干活就有钱拿有饭吃。
他早就想以工代赈了,奈何没有粮食。
古代出现饥荒为什么都是直接赈灾,而不用以工代赈,不是他们不知道以工代赈这个办法,而是普通的赈灾只需要每天给灾民一碗稀粥喝,保持让灾民饿不死就行了。
而工代赈则要让灾民能够吃饱,否则哪有力气干活。
这也就导致了以工代赈消耗的粮食是普通赈灾的三四倍。
而大部分时候,一旦某地发生饥荒,全国都好不到哪去,朝廷自然是能省一点粮食是一点粮食,谁会去多消耗几倍的粮食来以工代赈?
况且不管是君主还是负责赈灾的官员,都知道灾民吃饱了容易闹事,饿的没力气才不会闹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自然不会去选择以工代赈。
所以即便宋朝范仲淹开创了以工代赈,后面明清时期发生饥荒依然都是直接赈灾,而不是以工代赈。
明清时期亩产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尚且如此,更别说现在生产力低下的战国时期了。
若是没有商人的“帮助”将各国粮食输送到赵国,就算赵括想要以工代赈都没有办法。
农业,自古以来都是根本,特别是在生产力不是特别高的时期,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商鞅才会选择重农抑商,将更多人束缚在土地上。
不过赵括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商业的重要性,况且以赵国现在的商业繁荣度,还远远达不到需要限制的地步。
为了提高生产力,只能选择其他办法。
吃完午饭后,赵括带着贲一行亲卫,来到城北的工坊。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经过几天的研究,赵括现在算是明白了,他的亲卫军根本不是真正的军魂军团,只能算是伪军魂军团。
因为只有他在的时候才是军魂军团,他不在的就是普通的超精锐,也就是说亲卫军的军魂不是自身,而是他赵括!
不过这倒也符合亲卫的定义,毕竟亲卫军就是为了保护国君而生的,若是国君不在,亲卫也就失去了意义。
至于赵括刚刚觉醒的天赋:天赐。到底能不能提高赵国人才诞生的概率,说实话,赵括一点把握都没有,他只能感应到天赋确实存在。
至于具体效果,恐怕至少要到一二十年之后才能看出来。
掌管工坊的官员叫赵铸,是赵括从来没有见过的本家。
工坊归属少府管辖,少府则是国君的私人钱包,因此大部分都是宗室内部的人负责,毕竟举贤不避亲历来都是中华传统美德。
听说国君要来,赵铸连忙带着工坊一千多号人站在门口迎接。
谁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这个官职可是赵王丹任命的,赵括稍微一个不高兴就有可能将他撸掉甚至治罪。
“起来吧。”
赵括说道,他还不至于去针对赵铸这么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官,行礼之后便让他们起来了。
大家起身之后,皆好奇的看着赵括,每个人都知道赵括是赵国不世出的天才,带领赵国击败秦国,然后兵围邯郸成为了赵国国君,没想到竟然真的和传言中一样年轻帅气。
“好了,大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有什么问题我会叫你们的。”赵括挥手说道。
他知道工坊有些东西一旦开始,是不能停的,一旦停下来就废了。
“多谢大王。”工匠们再次行礼,然后转身回到工作的地方。
赵括跟在工匠后面,巡视了一圈,发现工坊的环境非常恶劣,即便是外面的温度还在零度左右,里面温度依然达到三十多度的高温。
赵括看到工匠们挥舞着铁锤反复捶打铁胎,将一块块铁胎打造成重剑的样


相关章节: 第一百零九章 魏齐第一百一十章 赵国商会第一百一十一章 登基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平君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群有钱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限永远都没有变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党那地方不错第一百一十七章 赵君贤明否第一百一十八章 灵气复苏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国伐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