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烽火十国 第四十八章 胸有良策

第四十八章 胸有良策


推荐阅读: 拿错剧本投错胎让你军训新生,怎么全成剑仙了?诸天:我是龙虎山天师天仙局从布斯巴顿到霍格沃茨仙蜗我选择去追逐愤怒人在综影,浪到失联都市狂龙仙医海贼之机械师龙魂修罗仙秦

二虎也眼前一亮,跟着说道:“大哥,二哥说得对!”
一向沉稳的范仁遇,也不紧不慢地开口:“末将倒是以为,蛮兵毕竟生于山野,恐怕反而会选择山道小路进军,对他们而言,走小路未必会比大路慢。”
小将柴克武在一旁犹豫已久,此时上前说道:“虞候,末将曾听父兄谈及,洞溪蛮天生狡诈,用兵奇诡,不可以常理推断。我大军此次西征,早已布告天下,洞溪蛮既然出兵,便是有备而来,说明他们已有应对我军之策。而我军远道而来,不晓地势,蛮兵定然判断我军不敢从小路进军,而他们偏偏会走小路。”
李源思索着众人的不同意见,不禁也陷入了纠结,转而问道:“先生,你以为呢?”
许匡衡拂了拂微微飘动的长须,微笑着回道:“在下保大八年时,在何敬洙帐下任行军司马,曾跟随大军入楚,同洞溪蛮彭士愁部一道救援马希萼,故而对蛮兵的战法有所了解。楚地战马本就稀缺,连楚国王军都鲜少有马军,何况洞溪蛮兵?纵使其劫掠多年,但几乎仍都是步军。
可此番洞溪蛮的对手是我唐军,并非楚军。骑兵,便是我军唯一的优势。我大唐江淮之地虽同样不产马匹,但贸易发达,常与契丹、高丽、中原等地购置战马配与禁军,如虞候所部便有精骑五千。蛮兵曾与我军携手攻伐过潭州府,岂能不知晓我大唐马军善战?
大路宽阔,极为适合骑兵冲阵,我军纵使不能取胜,蛮兵也定然损失不小。而蛮兵急于救援朗州,故而为减少伤亡,定然沿小路而来。”
(注:史实。南唐的马军虽然比不上北国,但在南方可谓是一家独大。烈祖即位后,契丹高丽特意从海上前来朝贺,江淮贸马自此开始,元宗李璟甚至组建了一支全马军“龙骧军”。十国各有所长,南唐马军水军、吴越国水军、南汉国象兵、楚国山地步兵、蜀国弓弩兵等等)
说罢众人似乎恍然大悟的样子,纷纷点头称是。
只见李源将信将疑地问道:“依先生的意思,我军应走小路?可这不恰恰遂了蛮兵之意么?此战我军仅万余人马,又只携七日之粮,敌众我寡,孤军深入,天时地利皆不在我手。先生方才说到,骑兵是我军唯一的优势,可小路蜿蜒狭窄,我军无法横向铺排,骑兵更是难以走马,反倒会成为累赘,若遇蛮兵伏击,如何得胜?”
听了许久的罗二虎早就压不住心性,也急切地追问着:“是啊!大哥说的对!小路肯定也走不得!先生到底是何意?”
许匡衡只是微笑着拍了拍罗二虎的肩膀,转而向李源躬身说道:“虞候,蛮兵自小路而来,自是不能让他们通过!不是还有益阳李建期部的三千州兵么?小路便可交给李建期部!虞候只需令他们今夜备足军需火速前往,行军不到七八里便是夹山,此山四面险峻只有一路通行,是绝佳的易守难攻之地!而蛮兵三日前刚出溪州,沿小路至少也需两日方能到达!
李建期部只需抢占山头、凭高结寨坚守,蛮兵若至,箭石雨下击退即可,不必出寨接战!若是蛮兵强攻,也只得伐木缘山架设栈道仰攻,必定伤亡惨重!蛮兵此行意在救援朗州,绝不会相持过久。在下预计不出三日,蛮兵定然退去!”
李源心生感叹,果真没看错许匡衡,早就胸有良策!但点头之余仍有疑虑:“原来如此!但先生,为何让李建期部去呢?我卫圣军可比他的州兵要精悍得多!”
许匡衡大声说道:“请虞候亲率大军,沿大路直取临沅城!蛮兵如在小路遇阻,必然回师临沅城转道大路!而我大军那时已断其退路,据城而守,以逸待劳......”
李源深深吸了一口气,不由得心潮澎湃起来,拍案起身大喊:“蛮兵定然进退两难!妙!妙啊!先生堪称国士也!”此时除了不明就里的罗二虎之外,其余三将也神色激动地叫好,用无比佩服的目光看向许匡衡。
作为众人眼中焦点的许匡衡,此刻倒是淡定如常,片刻后又走到李源身旁,轻声耳语道:“虞候,我军占据临沅城后,彭都使那封信


相关章节: 第四十三章 卫圣军第四十四章 天印山第四十五章 金陵轶事第四十六章 酒宴第四十七章 年轻气盛第四十九章 夹山之战第五十章 地狱之火第五十一章 临沅城第五十二章 朗州(一)第五十三章 朗州(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