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烽火十国 第六十章 武平节度使

第六十章 武平节度使


推荐阅读: 拿错剧本投错胎让你军训新生,怎么全成剑仙了?诸天:我是龙虎山天师天仙局从布斯巴顿到霍格沃茨仙蜗我选择去追逐愤怒人在综影,浪到失联都市狂龙仙医海贼之机械师龙魂修罗仙秦

好处就是这位“钟山隐士”不再伏于暗处,李弘冀自此能有所准备。
但李源也明白,如今已如愿以偿,在外建节,要紧之事唯有逐步壮大自己的实力,至于朝中争斗,除非伤及己身,否则实在没必要过多掺和,何况远水救不了近火,如今只希望李弘冀能好好稳住心态了......
不多时,李源的两位兄弟,谋士许匡衡,以及军中大小将领都已陆续进帐内。
瞧着诸将精神饱满地分立于两侧,李源恢复了心中的清明,对众人勉励了一番过后,开始宣布自己的计划。
节度使有开府选官之权,李源早已对众人的任用心中有数。
先是李源的两名结义兄弟,刘江生、罗二虎被分别任命为武平正副兵马使,柴克武、范仁遇各领马步指挥使,其余大小将领也归于府署,各有提拔任用,李源的亲兵队伍也正式扩充为衙(牙)内亲从都,曾经的“临时”亲兵队长林嗣昌也正式成为了李源的亲从都指挥使。
而许匡衡作为唯一的谋士,当之无愧地做了长史兼任行军司马(约等于二把手),辖区内大小政事尽皆交托,至于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等文臣官吏,由许匡衡从武平下辖的朗州、澧州中发掘,以期挑选更多贤才为李源效力。
所谓水涨船高,众人纷纷喜形于色的同时,心里早已悄然明白,如今端坐在主位上的这位气宇轩昂的少年郎,已然今非昔比。一切荣耀如梦幻般降临,此后李源真就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武平节度使,为大唐镇守一方的李大帅了!
“大帅,节度使府署近日便可修葺完毕!这是在下昨夜拟好的治军十条以及安民状,连同相关奖惩条例,请大帅过目!若无问题,在下即刻命人晓谕全军,在城中张贴文告。”许匡衡不紧不慢地起身,向李源递上了几张文书。
李源粗略扫了一眼,内容确实翔实详尽,这许匡衡办事仍旧是又迅速又靠谱,只是这些密密麻麻的字眼上,各种圈点勾画,标点符号几乎都没有,能看得出许匡衡修改了多次,十分用心,但看多了实在头疼。
于是李源淡淡地应道:“便依许先生所言吧。”
接着许匡衡又递上了几本册子,见李源无心翻看,便只好大概汇报了一遍,不外乎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数字,例如军队人数,马匹军械,所辖州府的人丁户籍土地,甚至库存的钱粮数量等等都精确到毫厘,统统朝李源说了一遍。
在场众人几乎都是武将,战场杀敌是一把好手,领赏拿钱时也不含糊,但真要让他们经手这些账目数字,怕是脑瓜子生疼,于是只能张大了嘴巴看许匡衡在那里侃侃而谈,内心暗暗佩服不已。
随着这些数字不断从许匡衡口中娓娓道来,李源全程仔细听着,渐渐深刻地觉得,要运转好一个统治机器还真是不容易,若是没有帐下贤能之人的协助,想当好这个节度使,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今李源的手中,卫圣军左厢除了被陈觉带走的兵马,便剩下四个军,共一万多人。而先前投降俘获的三万多朗州兵,此时仍扣押在城中各处,并未遣散,朝廷也无明旨。这些朗州兵个个骁勇,几乎都是刘言等人一手调教出的班底,李源如何能不动心思?
于是当众提了出来,要将这三万朗州兵重新整编入自己的帐下。武将们自然个个赞同,毕竟大家心里都明白,在这个世道,手中兵多将广,腰杆子自然就硬,这比什么都好使。
唯有许匡衡一言不发,片刻后上前拱手道:“大帅,依我朝军制,各地节使,均以屯营禁军为主,其余所属州兵不过万人之众。大帅若想扩军,还需先向朝廷请命,说明缘由,若贸然为之,就算募兵数千,都是违规之举,恐遭人非议啊!”
李源深以为然,于是点头说道:“先生说的极是。不过扩军的缘由那可就多了去了,武平四战之地,西有诸蛮蜀国,北有荆南周国,如今卫圣军右厢还在那李金全手里,本帅实在是缺兵少将啊!既然奉命为朝廷镇守此地,本帅不仅要将那三万朗州兵收入麾下,还要继续招募


相关章节: 第五十五章 朗州(四)第五十六章 将星升起第五十七章 赐礼第五十八章 钟山隐士第五十九章 云泥之别第六十一章 军器监第六十二章 冷锻甲成第六十三章 败报连连第六十四章 佳人难寻第六十五章 无根之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