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玄幻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 176,天人大讨论

176,天人大讨论


推荐阅读: 畅游诸天影视农门娇女:带着空间去逃荒诸天之从九叔世界开始我靠玛丽苏爆红娱乐圈袅袅没装萌新,是真渣我编造了全球修仙时代诸天:从吓跑无惨开始不过余生遇殇哥同桌竟是我的病娇读者开局一座仙武宝库慕少你老婆虐渣了红妆至尊

田丰三人闻言,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哈哈一笑:“元叹所言甚是,是我等着相了啊。”
这个时代,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一些文人也开始研究佛教文化了。
所以,说出着相这种词并不奇怪。
就此, 四人略过这个话题就没再讨论。
顾雍说的话不错,谁还没有点秘密啊。
只要陈元是自己人这不就够了吗?
至于他有什么秘密,如果非要追寻的话,那可就要得罪人了。
难得糊涂。
书信都发出去了,至于效果如何,那就全凭运气了。
不过,陈元自信,就算不能全部邀请来, 来个七八成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襄阳书院这边师资力量恐怖啊。
蔡邕、司马徽、庞德公、向朗几人名声都很响亮的。
也就是向朗稍微弱一点, 但是在荆州,向朗名声一点不弱。
武科方面,童渊和李彦,也许一般人不知道他们,但是那些豪强们肯定清楚。
这两个人的实力是何等强大。
如果能被这两个人教导,那绝对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啊。
至于蔡家的事情不能操之过急,须要缓缓图之。
先把张温给办了再说。
简雍在洛阳也都把一切打点好了,只要彗星袭月一发生,张让他们就会让人弹劾张温。
这种事情,基本一弹一个准。
就算是不弹劾,出于避嫌,张温也要自动辞去三公之位的。
这种传统就来源于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
祸根就在于天人感应。
这个鬼学说起源很早,散见于古文献之中。
《洪范》说:“肃, 时寒若”, “乂, 时旸若”, 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
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
孔子作《春秋》, 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
孔子曾说:“邦大旱, 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有德必能感应上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另一方面,孔子强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墨子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董仲舒继承了儒家传统中《洪范》讲五行的思想,并发扬光大之,建立了一套囊括天人的宇宙学说。董仲舒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组成。
在董子看来,不仅天时依五行构成,人事也依五行构成。
总之,到最后,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也就是天人一体。
彗星袭月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天象,意味着有灾祸发生。
而到了这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说法。
彗星袭月,主灾变,三公失德。
三公有三,本来不一定必须是张温被罢官。
但是要是有人推波助澜,那张温必定躲不过去这一劫了。
而在陈元的记忆中,彗星袭月似乎马上就要发生了。
陈元的记忆没有错,三日后,夜中。
本来是一个月光静谧的冬夜,整个神州此时都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废话,半夜三更谁不睡觉啊。
除非别有他图之人。
陈元就是这种别有他图的人之一。
陈元没有睡觉,而且还邀请了好几个人在自己府中小酌。
这其中有刘备、顾雍、沮授、田丰、戏志才以及典韦。
典韦之所以跟来,那是因为典韦现在是刘备的护卫统领。
只要刘备出行,典韦必然跟随。
这一次小酌的目的,便是见证彗星袭月这一天文奇观。
说实话,陈元对于天人感应这一套是不怎么感冒的。
当然虽然不感冒,但是陈元并不是觉得没有一点道理。
人本来就是天地所生,自然跟天地有联系,天人感应自有其道理。
但是过分的应用或者把经胡乱念歪这就有点扯淡了。
彗星袭月不过是一个正常的天文现象而已,就因为这个就要罢免三公,这就很搞笑了。
陈元之所以把


相关章节: 171,三步走172,知识垄断成本更高了173,蔡家恐怖如斯174,集天下诸侯之子于一堂175,陈元的秘密177,天人四论之格物论178,莫笑蚍蜉也撼树,敢向长空舞狂刀。179,惊蛰计划和织网之人180,张温的挣扎181,徒劳的挣扎,惊蛰已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