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华娱从仙剑开始 第276章:和兵兵的学术探讨!

第276章:和兵兵的学术探讨!


推荐阅读: 游离于半岛的爱烽火黎明传白袍儒圣柯南之我的老姐毛利兰综漫从出包王女开始千灯树咬芽浓妆乡村桃运神医轨迹起源一人之上清黄庭万历佑明

王兵兵迫不及待地问道:“多少啊?怎么不说话了?”
曹军认真看了看,不多不少,刚好55厘米,随即回道:“55厘米。”
王兵兵转过身,好奇地看着曹军:“55厘米算正常吗?”
曹军把软尺扔到一边,回道:“肯定正常啊,一般54厘米到58厘米左右,都是可以的,”
听到曹军这番话,王兵兵松了口气,笑着自嘲道:“我就说我头不大嘛,”
这个时候的曹军和王兵兵话在幽暗的灯光下,象一对真正的恋人一样坐在一起。
曹军在不停地说话,王兵兵专心地听着,眼中闪着水波。
当然了,曹军还是比较正经的,几乎都是和她聊一些表演上的知识。
虽然王兵兵台词功底不错,但她毕竟没有正儿八经的学习表演,肯定不适合科班演员那一套的表演方法。
而在外行人眼中,表演的派别又分为三种,分别是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
顾名思义,“体验派”对表演的要求就是:从自我出发,生活在角色的情境里。
体验派是在华国被误读最多的一个表演学派,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对体验派的理解,基本都是错误的。
只有“自我”能完成真正的体验,即“真听、真看、真感觉”。
如果你已在模彷一个臆想出的形象,或把自己套入一个与你的生活常态不同的表演的状态下,那是无法完成真实体验的。
所以,必须要强调的是,“从自我出发”是体验派表演整个塑造角色过程中的基础,而并非其中一个阶段,也就是说体验派要求演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始终从自我出发”。
而“方法派”传承自体验派,同样要求演员达到下意识的真实反应,但有一点显着不同,那就是方法派允许演员替换交流对象,而体验派不允许。
很简单的道理,方法派允许直男演员将对手替换想象成一个女人,而体验派则要求你必须从这个同性身上,找到你爱的部分。
这是因为体验派认为替换交流对象,不利于捕捉对手反应的细微变化,尤其对于舞台剧表演来说,一出戏演几十上百场,替换交流对象容易让演员在重复中失去临场新鲜感,最后使表演僵化。
不过,在电影的拍摄中,演员不是每次都能有一个真实的交流对象,而且最真实的表演只需要一条就够了,不用反复重复。
因此在电影拍摄中,演员替换交流对象有时既是必须,却也无伤大雅,美国的电影演员有许多使用方法派的成功例子。
而“表现派”不强调从自我出发,而是强调在内心中先构建出一个“角色的形象”,强调模彷。
同时,表现派不提倡下意识生活在情境里,而是强调“跳出来”拿捏和设计。
有人说体验派就是斯坦尼,表现派就是布来希特,在曹军个人理解中,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不对。
布来希特提倡的“间离”是一种演出效果,更多通过编剧和导演手段来达到,而非一种表演手段。
布来希特在他自己的演剧实践中,希望观众能间离,但仍然要求演员是体验的。
而我们国内某些表演者,为了给自己的表演方法找理论依据,拉了布来希特来当大旗而已,很多人受骗了。
各个派别的追求和方法之间泾渭分明,但在实际表演中,不可能做到100%纯粹。
表现派演员不可能完全不动真情实感,体验派演员也不可能完全不设计。
所以“某派的演员”是说该演员认同某派的美学追求,主要使用某派的方法,而不是说他完全不使用别的方法。
另外,由于国内缺少成体系的表演教学,大部分演员并不遵循某一个派别,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合适自己的表演方法。
像香江的许多影视巨星,包括周兴池、周闰发、梁朝伟在内,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种表演风格,并将它发扬光大。
值得一提的时候,优秀的演员,往往是感性强于理性,加上他们需要综合运用各个派别的方法,所以演员自己阐述自己的表演派别,未必能说得清楚准确。


相关章节: 第271章:双喜临门,演员阵容很强大!第272章:莉姐进组,美好生活拉开序幕!第273章:茶友重逢,和莉姐品茶论道!第274章:张家有女初长成!第275章:帮兵兵测头围!第277章:《初恋》杀青,入围金鹰奖!第278章:和诗诗的甜蜜交流,出席金鹰奖!第279章:花落谁家,不虚此行!第280章:和诗诗确定关系,《仙剑3》的选角!第281章:拿下《甄嬛传》影视版权,《仙剑3》开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