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万历佑明 第一章 皇帝笃学

第一章 皇帝笃学


推荐阅读: 华娱从仙剑开始咬芽浓妆乡村桃运神医轨迹起源一人之上清黄庭时承平久天遮重生之甜宠小公主我的群友纷纷成神了!穿越诸天,开局救下司理理魔华

亲军六卫军务官,既是朱翊钧有意让他做北兵代表,平衡大明军界的山头,也跟他自己虽年轻但也的确战功赫赫有关。

  在李成梁所报的屡次辽东大胜中,李如松都是身先士卒。

  尤其是最近一次。

  在对战插汉部四万铁骑的大捷,李如松更是斩杀首级上千。

  虽然这次也因此把他老爹李成梁气得不行,据锦衣卫细作回报,李成梁大骂李如松屡教不改,读了书,却没学到文臣的精明,真是白读,但李如松的锋芒也因此让朝野皆知,连朱翊钧也不得不在寻找合适的北将里寻找北兵代表时,也还是先选择了他,而让他年纪轻轻,就协理提督亲军六卫。

  历史上,李如松也是年纪轻轻,在而立之年就以都督佥事充任副将,接着于万历十一年充任山西总兵官,正式成为一镇主帅,九年后就提督军务,可谓官运亨通。

  这一世,他也依旧锋芒难掩。

  “麻贵,以宣威俺答部,使其安于贸易为功,授镇国将军,正治上卿,升都指挥使,任虎贲右卫总兵官。”

  接着,留着浅黑如乱洒芝麻胡须的麻贵也跟着谢恩,接了旨。

  作为曾第一个冲出去为皇帝手刃逼宫文臣的他,庆幸自己当初在被皇帝下旨冲出去诛杀逼宫文臣时,没有再犹豫,而得以在如今依旧被皇帝重用,升迁也是除李如松外最快的。

  但让自己麻氏一族错过了最易得到伯爵的机会,还依旧是他心中最大的痛,以至于每年宗祠祭祖,他都无脸见人。

  “刘綎,以讨伐九丝蛮,且首个登城擒获蛮人首领阿大之功,授镇国将军,正治上卿,升都指挥使,任羽林左卫总兵官。”

  虎背熊腰、且是万历初年武状元的刘綎这时也谢了恩,领了旨。

  “陈文良,以协守蓟辽、击退董部功,授镇国将军,正治上卿,升都指挥使,任金吾右卫总兵官。”

  接着,就是戚继光旧部陈文良。

  朱翊钧对陈文良的了解很少。

  因为戚继光的旧部在历史上大多无传,许多人在万历初期后也都官爵不显,所以也就没留下多少文字记录。

  这跟历史上整个南兵在张居正后都不被重视有关。

  毕竟,南兵本身就代表一种新的军事制度,花费很高,所以是不会被以保守趋向为主的明廷重视的。

  只是在援朝抗倭和建奴后来兴起后,才会被想起来用一下。

  朱翊钧倒是在这时认真地瞅了这位看上去略矮却明显颇为精干的南兵将领一眼,然后突然问道:“卿斩杀过多少倭寇?”

  “回陛下,有一千三百零五十六颗!”

  陈文良回道。

  “很不错,能斩倭人千人,可谓良将!”

  “敕谕翰林院,如此良将,将来不能没有传!”

  朱翊钧这时吩咐了起来。

  一千三百余颗的确不少,要知道戚继光这个主帅在兵部的记功账面上也才不过七千多倭奴首级。

  侍御司承旨大臣朱赓这时在一旁忙拱手称是。

  起居注官微微一愣,旋即也把朱翊钧这话记录了下来。

  这俩近侍文臣明显都听出来皇帝在表达话外之音。

  “卢相,以擒获倭酋哈眉须之功,授镇国将军,正治上卿,升都指挥使,任羽林右卫总兵官。”

  最后,就是卢镗之子卢相。

  朱翊钧对卢相还是很了解的,因为卢镗的军功,几乎大部分都是卢相给他挣来的,只是卢相素来低调,再加上历史上其父受胡宗宪桉牵连,而他自然也跟着被牵连,所以在历史上也没什么传记。

  这一世,昔日伏阙文臣逼宫的那次事件,算是给了他重新简在帝心的机会,如今也得以充任总兵官。

  卢相也跟着谢了恩,领了旨。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处置科臣第一百六十三章 言官出卖自己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示恩改革官员第一百六十五章 求饶与增添锦衣卫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主们太怂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密奏权后要做什么?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始做事的将士遗孤第一百七十章 扶持工商类的士绅第一百七十一章 爱民的皇帝,优秀的首辅第一百七十二章 让白银在国帑与百姓间流动起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