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论腹黑,三国我没怕过谁 第八十二章、再回仓亭津

第八十二章、再回仓亭津


推荐阅读: 斗罗:从穿越朱竹清开始混在古代当王爷疯批傅爷撩上瘾,冰山美人动心了我有一舰载星河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诸天:上清高徒盘古行圣异闻录从血月开始游历诸天要命:霍总狂追娇妻超给力给弟妹当家教后我爆红着回实验室绝武神尊女神的超级狂医

东郡,黄河南岸,仓亭津,此地田土,比起上次方广回庐,又不相同了。
十月秋寒,正是大豆收获之时,漫山遍野,翠绿的豆苗之上,压着沉甸甸的豆荚,看着甚是喜人。
彼时九州,豆麦轮作,只在中原地力最肥之处,方能施行。
仓亭津最好的土地,本来是在青州军户的手中,一眼看去,种出来的豆子,却是稀稀疏疏,一亩所产,粗略估算,只怕连百斤都没有。
这还是兖州好田,有筒车护持灌溉,才有如此出息,今年兖州其余田土,绝收此季的,都比比皆是。
河滩之东,是徐州民屯户的河田,这些被青州军户弃之若敝的田土,此时在黄河岸边,好像一片绿色的堤坝一般。
曲辕犁的深耕,加上东阿肥料工坊不断的肥料支持,让这片田土,成了天下最为丰饶之地。
种老了地的徐州流民,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从来也没想到,麦豆连种,居然还能双季丰收。
枣袛给方广的书信中,言及徐州百姓,不少都将东郡令和别部司马,看成了神袛一般。
东阿城庙中,居然多了他两人的生祠,吓的枣郡令,连夜哄着这些感恩流民,撤了神位!
沉甸甸的豆田,一亩出息,稳稳在两百斤往上,如此算来,徐州屯田户的出息,远远超过了青州军户。
本为掳掠而来之人,却是后来居上,压制住了自诩曹公羽翼的青州军户,自然惹来了不少红眼非议。
堤坝之上,一个白衣方广,难得不穿甲胄,在一行甲士的护送下,目视眼前生发景象,人人脸上,都不自禁的露出了喜色。
白衣方广,自然是从曹操身边,暂时辞出的方广了。
他此次北来,没有在官道疾驰赶路,而是绕了小半个兖州,多花了月余,这才来到了仓亭津。
兖州各地残破,天灾人祸,百里无鸡鸣,不再是一句诗词。
方广读史书,听到万民疾苦四字,虽然心中隐隐难受,却也从未放在心上。
昔日在黄巾军之时,河北仗打的多,见面都是官军,百姓都难得见到,也对此四字理解不深。
此次兖州游历,方广才知道,人间疾苦,集中在衣食两字。
方广身边,太史慈在巨野战场,吕布所伤,已经痊愈,他和管亥护卫在方广身后,两人手指一片碧绿,满口都是赞叹。
“子义,若在军中,此时,正是你腾达之时,陪在我身边,没有似典韦,许褚一般建功立业,真是委屈你了!”
“元让调你到他军中为副先锋,同夏侯恩共事,你为何不去?元让此人,行事还是颇有章法的。”
方光听见身后部将议论,回头调侃太史慈。
太史慈笑着勒住了马。
“主公,我还是觉得在主公麾下,最为自在,何况为兖州第一猛将夏侯恩副将,让人难免寝食难安,哪里有东阿一片碧绿,让人心折?”
太史慈说到这里,方广三人,一起大笑起来。
夏侯恩什么成色,他仨人岂有不知,现在此君为曹营青年杰出代表,自然是曹操,要竖立宗室将令之榜样了。
“大同,你做什么事,都定当能做好,我入黄巾前,也见过好田,那种一亩能换山林百亩的好田,也没咱们东阿的田,那么有出息的!”
“天下之田,都如此地一般,不是万民都有饭吃,当年在黄巾,你露这手,兄弟们一起找个山谷种田,也没今日之事了。”
管亥是标准的黄巾军乡野将领,小富即安,一辈子有薄田几亩,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再无追求之人了。
曹营士人,大将,多半看不起这个一口河北乡音的裨将军。
方广和太史慈自然不同,听了管亥之言,齐声夸赞管亥胸有格局。
就在三人议论说笑,方广准备纵马先回仓亭庐之时,黄河岸边,忽然传来了曹军戍卫军士和百姓的呼喊之声。
方广心中疑虑,纵马当先向黄河之边奔去,到得河岸,这才看到,是河北百姓几十人,用羊皮吹胀为筏,向南渡河而来。
百姓身后,数十个河北兵卒,看甲旗是东武阳袁绍军马,张弓搭箭,口中呐喊叫


相关章节: 第七十七章、可惜你罩不住啊!第七十八章、空手而回第七十九章、方广的智慧第八十章、颇通医道第八十一章、北方之忧第八十三章、这小子就是方广?第八十四章、就怕三兄弟惦记第八十五章、刘备的金字塔第八十六章、诸葛亮,他是不服啊!第八十七章、不止诸葛亮不服,我周瑜也不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