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耕耘贞观 第一百八十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

第一百八十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


推荐阅读: 叶飞江月叶飞极品小书童桃运狂医签到百年,我已成为魔道巨擘吞天万剑诀我带着一群英雄人物女配手握剧本后只想修仙证道被全网黑后她花样挂热搜从史莱姆开始拯救世界法海穿越唐三藏生活没有撤退可言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想反驳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下来,目光看着李泰道,“请越王解惑。”
李泰也没卖什么关子,继续道: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异族改变原本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模式,改成种植这些牧草草种,每年需要收割,储蓄,培养生畜。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他们从草原生活模式过渡到我们的农耕生活模式。”
“这点我明白!”听到李泰的话,王玄策点点头。
李泰继续的说道,“但只要进入这种模式,那草原种草的土地就会有区别。
同时为了存放这些青储的粮草,草原就不可避免的汇聚成城池。
这就让草原百姓从居无定所的游牧到固定范围的定居。
居无定所是草原的最大劣势,但同样也是草原的最大优势。
而对我们大唐来说,我们怕得是打不过草原民族吗?
不!我们怕得是深入漠北却根本无法寻找到他们!”
王玄策听到了李泰的话,有些恍惚,却又有些了然,这点他自然是明白的。
“第二点就是协助他们形成城市与牧草储蓄。
这对我们大唐来说,控制草原不再是种入不熬出的负担,而是能够生产出利益的产地。
为什么中原很难统治漠北,哪怕在大汉时击败了各种异族,依旧占领不下这片土地。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派遣到漠北的汉人因为生存环境的逼迫,而不得不被胡化。
而南下的异族进入了中原腹地,因为环境的优越,所以自然而然的汉化。
这就是生存的环境决定了一般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有几分愕然,却又仿佛明白了什么觉得很是有道理。
李泰继续道,“正如此,我们除了要学会种草养肥畜牧业,更要教会异族种牧草,让他们完成草原到农耕的蜕变。
所以我们的计划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在幽州境内进行大面积种植。
我觉得桑干河边是不错,只要有水,种不了庄稼,但种植也牧草应该不过分吧。
最重要得是桑干河从幽州到妫州甚至蔓延到云中雁门等地,能成为我们大唐补给前线的重要支撑。
而随着这步完成,第二步就是把这草种洒在万里长城外,铸就一片绿色的草长城。
这实践是不可少的,就是要看以这些牧草为根基,能不能支撑起一座畜牧业为主的城市。
只要能撑起一座,那么接下来,第一座,第二座,甚至更多的城市就会出现在草原上!
那时候,华夏与异族不断争夺的土地能真正向漠北之地推进,扩大大唐的可控疆域!”
李泰清楚,大唐是真能实现这个计划的,这是唯一一个把漠北,甚至西伯利亚吞入华夏掌控的机会,就算后面的大明都未必有这么个机会。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唐朝的气候随着国运的昌盛,开始进入高温期。
平均温度提升使得向北方推行的《草种计划》真正有了天时相助。
如果换了小冰河时期,自己要敢这么干,自己也不知道《草种计划》能不能实行起来。
但李泰清楚,在这个大环境的平均温度上升的时代,这就等于有了天时的帮助,做起这件事来也能事半功倍,可以让自己用最小的代价,去实现同化草原的目标。
把草原原本的草原文明变成一个种草与畜牧业体系的新形态农耕文明。
这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集齐,哪怕制定《草种计划》的李泰也知道,这真是可能需要百年沉淀的计划。
真正的困难是,随着草种计划一步步的执行,到时候草原文明会对农耕文明进行反噬,农耕文明对草原文明的传统进行侵蚀,相互间的不断磨合,肯定会爆发大大小小的战争。
这是没办法的事,李泰可以肯定以后肯定会因牧草草种而爆发战争。
或是因为觉得自己兵强马壮所以去抢一波,或许是因为看着长城下种植牧草真是连军粮都省了,甚至觉得自己麾下的牧民越来越相似汉人,所以希望重新改制等等。
可以说,这计划按照李泰的想法去执行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七十五章 晒盐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一百七十七章 盐场发展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杜楚客的专权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就选你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河东卫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津发展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见遣唐使第一百八十四章 与幽州世家的交易第一百八十五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