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耕耘贞观 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句丽的特产

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句丽的特产


推荐阅读: 叶飞江月叶飞极品小书童桃运狂医签到百年,我已成为魔道巨擘吞天万剑诀我带着一群英雄人物女配手握剧本后只想修仙证道被全网黑后她花样挂热搜从史莱姆开始拯救世界法海穿越唐三藏生活没有撤退可言


这些人参效果是不是真的比中原的人参要好,李泰不知道。
但李泰对药材一定程度的补贴,就是要高句丽百姓能够多耕种药材,而少耕种粮食。
等药材市场相互交易个几年,使得双方拥有微薄信任后,自己想来就能主动贩卖低价粮食给他们。
等到对高句丽下手的时候,直接断了对方的粮食供给,用大唐的这个庞大经济体系,把高句丽给彻底的覆灭掉。
至于黄玉,也就是最顶尖的黄蜡石,李泰对这是真没办法。
华夏人玩玉石,就更罗马人穿丝绸一样理所当然。
尤其随着国家渐渐稳定,自然的有多少的玉石流入到华夏,那都能把它消化掉。
更不要说,丹东的鸭绿江黄蜡石几乎算是最顶尖的黄蜡石了。
它有着田黄的颜色,翡翠的硬度,和田玉的温润,简直集合美玉的优点为一身。
在古代,是除了人参以外高丽地区进贡中原的必备贡品,就算大清还在时,都有上供黄玉石的记录。
而高句丽来收割华夏人的智商税,说实话,这种事情就算是自己也没什么办法啊。
也就只能怀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先挑选几枚极品黄玉入手,也方便以后送人。
不过,高句丽也没来这边购买什么给底层百姓耕作用得铁质器具或者耕牛马匹。
他们在天津主要购买得则是金银这些贵金属,绫罗绸缎这些高等纺织品,以奢侈品与贵重品为主。
另外有种李泰没想到得是,他们会过来购买一些比较有特殊造型的石头。
说实话,这些石头拿出来贩卖李泰本来就感觉很奇怪了,没有想到高句丽商人还会感觉自己捡到了宝似的主动把这些特殊造型的石头给购入回去,简直让自己匪夷所思。
毕竟这些石头的材料,也不是什么稀罕的材料,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
后来李淳风告诉李泰,表示高句丽的石头工艺比较的发达,有着自己的石雕艺术。
一些天然造型的石头,在一些顶尖石雕匠人手中,往往能展现出匪夷所思的石雕艺术。
说实话,李泰理解不了,但感觉,既然他们喜欢,那就多来大唐买一些吧。
反正别的东西大唐未必管够,但石头的话,还真的是不嫌多啊!
对李泰来说,收集高句丽商人的购物信息,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
因为商人是最敏锐的群体,当高句丽上层打算间歇性奋斗时,商人们购买的东西必然是以实用为主。
当高句丽上层打算持续性摆烂时,商人们购买的东西则是以必然以奢侈品为主。
这些东西是最难隐藏的,因为你想要发展国家,那就必然要购入大量的生产用具。
你想要个人享乐,那么购入得就肯定是大量的奢侈品,就算想隐瞒也很难隐瞒这一点。
所以通过这么个窗口,仔细记录着高句丽商人的购买物品。
哪怕李泰身在高陵却也能清楚知道,高句丽内的大概情况。
“这样的话,自己的建队要快一点的修建起来了,有了船,我才能够直接往高句丽买卖粮食,慢慢把高句丽国家的粮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李泰心中略显几分的算计。
随着刘仁轨与李德謇完成了谈话,李德謇已经派遣一只船交给刘仁轨作为幽州学府的训练舰所用。
而李泰的造船厂也是以这一艘船只为基础,开始行动起来。
第一自然是要吃透这一艘船只,等到这一艘船的技术给吃透了,自己能建造出一艘同样的船时,那李泰也就能够自己研究远洋航行的船了。
毕竟大唐只对盔甲与弓弩做了限制,不得擅自进行制造,但可没说不能制造远洋大船啊!
总而言之,整个天津随着通商口岸的建立,开始与高句丽进行逐步的通商。
李泰现在需要做得事情不多,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稳住,别浪,继续发展也就是了!
接着,李泰找上王玄策,对王玄策道,“今年耕牛能出笼多少?”
“可以有两万头!”王玄策对李泰回答,
“卢、卫、祖等幽州世家已经向我借来耕牛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一十四章 掌握幽州第二百十五章 求教战部天赋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务第二百一十七章 亲兵入伍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巡省天下第二百二十章 观风使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沧州的高速发展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礼入学府第二百二十三章 张亮眼中的天津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