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耕耘贞观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吐谷浑平定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吐谷浑平定


推荐阅读: 叶飞江月叶飞极品小书童桃运狂医签到百年,我已成为魔道巨擘吞天万剑诀我带着一群英雄人物女配手握剧本后只想修仙证道被全网黑后她花样挂热搜从史莱姆开始拯救世界法海穿越唐三藏生活没有撤退可言

孔雀来得匆匆,回得也是匆匆。
虽然因当初渭河开发的原因,李泰在陇西地区并不是没有根基,至少在秦州与渭州,是有棉花基地的。
只不过因为棉花技术不够先进,同时丝绸之路也还没开发出来,这就让这两处在李泰规划中显得并不是那么起眼。
想搭建起直通河西四郡的商业渠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过有了渭州与胜州作为桥头堡,只要打通兰州,把物资快速送到鄯州这河湟谷地却要轻松的多。
毕竟李泰开发河湟谷地,在河湟谷地自给自足之前,到底需要长安这边运送物资的。
不管怎么样,随着孔雀把这批物资运输到李泰的手中,李泰表示自己阔了。
别得不说,至少一直在开垦土地的将士,发现自己的主食,渐渐从炒面、麦饭、青稞饭,改变成了香喷喷的大白馒头,吃了这东西,将士们干活劲头也开始变得更加精神。
同时,李泰也下发了名额给各个的都长与丁员,每个丁员可以推荐一名自己保的人,成为丁员,另外每名都长则能推荐五名丁员,加入到奉义军中。
倒不是李泰不想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是因为慕容伏允的征召,以及唐军对当地的掠夺,活下来的合适年龄劳动者本来就少。
就更不要说自己给出的名额,让这奉义军的人数都超过了五千名额了。
以当地差不多三万到五万不等的基础人数来说,如果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组织这支建设军队是为了恢复生产的话,那绝对能让当地人口出现断代。
但现在,李泰放出来的这个名额,对当地人来说,还是相当令人动心的。
别得不说,只要跟着唐军开垦田地,不但包吃包住,而且每周回去时,还有粮食与食盐拿回家,对刚经历了战争的百姓来说,就没比这更让他们感到心动了。
毕竟在他们朴素的价值观中,只要有了这个名额,那就算是吃上大唐的公家饭了。
对底层的老百姓,哪怕是异族的老百姓来说,没什么比这更贴心的了。
亚多里回到了家中,家中有母亲,以及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把手中米面和食盐放到母亲手中,让他母亲的眼睛一亮,接过后小心放好。
这里面的米面虽然少,但是对家里人来说,分一分足以撑上好些天了,尤其春天快来了,等到过些日子,也能去寻找些野菜吃吃,至少这难熬的冬天,算熬过来了。
“母亲,大唐给了我名额,阿弟十四岁了,我想让阿弟跟我去干活!”亚多里道。
亚多里的母亲听到亚多里的话,道,“唐军还要人,也都包吃住拿粮食吗?”
“嗯!”亚多里点点头,“唐军说话算话,跟着他们不会饿的!”
“那就让他跟着你吧!”亚多里的母亲点点头道。
事实上,这幕在很多人家中都有出现,这些时间已足以让这些人相信唐军的承诺。
在封建时代,包吃包住就是相当不错的待遇,更不要说还能够把粮食拿回家了。
对当地的百姓,至少现在的百姓来说,这待遇已经足够了。
必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原因,导致当地人口锐减,李泰给出的名额怕是远远不够,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人过来问女人可以拉进来吗?还是被拒绝了。
随着这批人跟着李泰的亲卫包吃包住,更领回自家面粉以后,他们干活更加勤奋了。
但很快的,这些干活人发现,跟着他们一起干活的唐人基本上是没有领面粉的,而是领取一种叫做粮票的东西。
一开始还只以为唐人不需要,后来看着唐人进出唐人们开的店铺时都用这粮票支付,尤其各种生活用品都能用这粮票买到,顿时明白了粮票的用法。
而李泰也是时候的提高了他们的每周工资,让一个人每周粮食带回去后能养三个人。
这就让这些人敢于拿出一部分粮食换成粮票,购入李泰通过孔雀运送过来的生活用品。
而李泰倒也没有要剥削他们的意思,相反的,李泰明白,他们手中没有钱粮,那就是会不敢消费,不敢消费那自己便不能在这里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机会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二百六十四章 河湟谷地的规划第二百六十五章 自古以来第二百六十六章 高原反应第二百六十八章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二百七十章 建城的原因第二百七十一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征的建议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