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耕耘贞观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


推荐阅读: 叶飞江月叶飞极品小书童桃运狂医签到百年,我已成为魔道巨擘吞天万剑诀我带着一群英雄人物女配手握剧本后只想修仙证道被全网黑后她花样挂热搜从史莱姆开始拯救世界法海穿越唐三藏生活没有撤退可言

压根就没指望过别人会对自己忠诚,所以李泰并不知道,如果第一次自己选择王玄策,对王玄策来说,那知遇之恩并没有那么强烈。
那这次王玄策几乎是陷入到了人生谷底的时候,李泰还愿意拉王玄策一把,甚至给王玄策搭好舞台铺好道路,依旧相信王玄策,这对王玄策来说,那真就只能肝脑涂地了。
王玄策重新站了起来,双目之中仿佛有火焰炯炯燃烧,整个人都充满了志气。
李泰看着王玄策好像恢复过来,便是继续说道,
“除了你以外,薛仁贵以及我一部分亲卫与府兵都会留下来组成鄯州府兵。
我还会写信给阿耶,以后从农业学府出来的学员也会补充到鄯州,服役三年才能回归。”
说实话,李泰知道从李靖与李世民的态度能看出来,他们对李泰提出的什么军团天赋农用转军用没有什么兴趣。
其中最大原因是华夏没有那么多土地给这种模式去实践。
这点是,李泰跟府兵们聊天后才明白的事。
因为现在还只是大唐初期,因为府兵制的延续,所以华夏内部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一块一块的,都还没有到土地兼并的时候。
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人的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开垦了出来,但却又没那么广大的官方统一协作的土地,给以军团协作模式的学员们去耕种。
因为以现在的国情,要是去弄什么大规模的什么集团化工业化的东西,那首先是需要一大片连城一片的大面积耕地,要是真的主推这个,肯定会逼得府兵去造反的。
所以所谓农业工业化规模化也真不是那么好弄的,实际上美国大农场模式为什么基本上只有美国玩得转,因为这就是最适合美国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进行耕种的模式。
但这种模式,如果换了华夏,印度之类人多地少的国家,且不说发展力水平能不能达到,更重要得是大量的农业百姓被逼得进入到城市中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是谁也不知道。
而李世民却也看到了这点,李泰这种军用转民用的东西不好吗?自然不是,只是现在的大唐不适合这种模式而已。
出于对变化的本能恐惧,李世民还是选择让这批人去当兵吧。
虽然他们单单凭借训练就到达了掌握战部天赋,所以很是惊人,但丢在军队中,再惊人说破天也不过只是一支有天赋的战部而已,军队中能灭了他们的部队多了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泰感觉还是让这支部队驻扎在边疆这种人少地多的环境中。
这样他们依旧能执行军用转农用的技术,同时因为边疆地区人少地多,所以对于生产力会更加的尊重,同时李泰让这一支府兵军队前往边疆地区,更减少了对大唐腹地的威胁。
只不过,以后对高陵农业学府学子会以义务兵的形式进行训练,稳定训练出自适应天赋,然后再让他们在青海的高原环境服兵役三年,等回到长安后再就业。
而这种操作李世民没有见过,所以李泰也不知道李世民会不会答应。
但李泰觉得自己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先写清楚,等李世民自信决断也就是了。
实际上,这种服兵役三年退回长安士卒很容易能够转职成府兵的,而且是一天赋府兵。
“燕王,您的亲卫与府兵都要留下来?!”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不由皱起眉头。
说实话,王玄策倒没认为李泰在自己身边监督的意思。
因为监督的话,留下薛仁贵一个人也就是了,没有必要把其他的亲卫和府兵也留下来。
王玄策思索了一会儿道,“燕王您觉得这青海除了已战败的吐谷浑,还有其他威胁?”
“小心吐蕃!”李泰太对王玄策道,“吐蕃应该是大非川以北最具有威胁的势力。
如果一直跟我们大唐交好也就算了,但如果真与大唐起了冲突,你就好好教训它一顿,最好直接把它给打灭了,说不定能直接成为鄯州刺史。”
好吧,这时候的吐蕃还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就算打败吐蕃,至少对大唐来说,也就只打败了一个边境异族。
但即使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六章 高原反应第二百六十七章 吐谷浑平定第二百六十八章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二百七十章 建城的原因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征的建议第二百七十三章 杜楚客到来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渊驾崩第二百七十五章 被发现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真正好处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