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走西口之天山行 第二十六章:惺惺相惜

第二十六章:惺惺相惜


推荐阅读: 逆行诸天:从九叔师侄开始为求长生,我成了无上神宗之主嚼龙摆烂太狠,我被宗门当反面教材了遮天:盖世帝尊我,海军大将,加入聊天群有关我妹妹的传说远方的秘密人在秦时,浪到失联陈河图唐莹杀手夫人有点甜我,四次元宝可梦训练家!

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田穗夫妇俩赶了个大早,占据最好的黄金地段,刚拉开架势,就被一个同样卖凉粉的回族汉子上门挑事了。
原来,这摊位以前是这个回族汉子摆摊的地方,但是巴扎摆摊位置不是固定的,谁来的早谁占好位置,这是巴扎的规矩。
车桂花不想惹事,准备挪地方腾位置,田穗一把按住妻子,跟这个汉子理论。
这个汉子常年在二道桥巴扎摆摊,是个地头蛇,他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嘴里,打了个响亮的口哨。
不一会儿,来了三个年轻小伙气势汹汹围着田穗,看着三个壮实汉子摩拳擦掌的架势,田穗将妻子护在自己身后,拿起长条板凳准备自卫。
就在这时,在巴扎摆地摊卖靺鞨烟的贾希走上前,他站在田穗身前,双手抱拳,随即把右胳膊的衣袖撸上去,露出纠结的疙瘩肉,上面的纹身是两把交叉的斧头。
贾希笑眯眯地说道:“哥几个,给小弟一个薄面。”
几个要动粗的汉子看到贾希的纹身,面露怯意,扭头就走。
逢凶化吉的田穗激动得拉着贾希吃凉粉、面肺子,大早上就没吃饭的贾希也不客气,边吃边问面生的田穗是哪个县的人。
听到田穗说他是广仁乡的人,贾希张口就问:“广仁乡,田柳你认识吗?”
“贾大哥,你认识我堂哥?”田穗欣喜若狂。
一听田穗和田柳是一家人,贾希就将来二道桥巴扎做生意的注意事项全部告诉了田穗。
“知足常乐”的贾希,在监狱多年有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就那么回事儿”是他的口头禅,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出狱后的他基本上是不求上进,过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没啥大志向,但是内心充满爱,还容易满足,也算是个没心没肺的人。
听贾希介绍在巴扎卖布匹、零食啥的最挣钱,只是贾希有门路苦于没资金,也只能卖些靺鞨烟挣点生活费,田穗动心了。
田穗是有钱没门路,在他的鼓动下,贾希采纳了田穗的提议,俩人一拍即合,合伙做起了生意。
田穗夫妻俩和贾希三人一起赶巴扎,车桂花还是卖她的凉粉、面肺子,贾希和田穗倒卖些布匹、黄球鞋、零食。
贾希在伊宁市商务局有认识的人,每次伊宁市各门市部盘点时都会低价处理一批次品,在熟人的帮助下,贾希和田穗照单全收,拉到巴扎出售。
到了寒冷的冬季,赶巴扎可做的买卖范围较小,倒卖鸡、做个牲畜交易,走南创北的着实不易。
肯吃苦的田穗和贾希听说采冰是个无成本的买卖,靠出苦力来换取钱,也挺不错。
由于新疆的气候特征,伊犁河水经过寒冬零下二三十度反复持久长冻,伊犁河的天然冰要比冷库的机制冰制冷性强许多。
伊犁河水源洁净、冰层厚实、冰块晶莹剔透、硬度高、易运输,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天然冰块。
炎热的夏季,这些天然冰块可以用于农贸市场蔬菜、牛羊肉、鱼等食品保鲜剂和伊宁市少数民族传统民族冰激凌、刨冰酸奶等冷饮的制冷辅助剂,许多伊宁市的维吾尔族百姓在自家院中建储藏冰块的冰窖。
随着冰窖的增加,冬季采冰成了一种职业,采冰储藏也成为伊宁市的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市场上平均每块冰劳务费五角钱,只要肯吃苦,每天辛苦劳动7个小时,收入30元,一个月收入大概一千元。
田穗和贾希拿着特制的弧形铁叉、锋利的斧头来到伊犁河凿冰,他们先将冰面的雪清除干净,用锋利的锯子切割、斧头劈开,用特制的铁叉将冰块从河中捞起,再把一块块长约50厘米、宽约35厘米、厚度近30厘米的像巨型方块糖的冰块放在未开凿的河床上。
上午忙碌完后,俩人啃点干馕,吃点现成的冰块,继续干活,到了下午四点左右,两个壮小伙再把块块重达50公斤的冰块摆放在爬犁子上。
生意好时,就会有维吾尔族商人前来伊犁河购买挖好的冰块。
生意不好时,田穗和贾希俩人,一人在前面拉着,一人在后面用铁叉


相关章节: 第二十一章:水乳交融第二十二章:稼穑艰难第二十三章:草原婚礼第二十四章:走南闯北第二十五章:如愿以偿第二十七章:冤家路窄第二十八章:金蝉脱壳第二十九章:纳吾肉孜第三十章:一见钟情第三十一章:一见倾心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