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逍遥英雄传 关于书评的回复

关于书评的回复


推荐阅读: 神灵术师深入神山高考落榜后:只有我选择修仙异侠记大龄少女的古朝逆袭柯南之酒厂过家家霍格沃兹召唤图鉴缚灵魔剑我的寿命都是考来的都市重生之仙尊归来快穿:万人迷她深陷疯批修罗场废柴十年长老求我接班

回复“凌乱的唐尼玛”读者:
前几天,读者“凌乱的唐尼玛”发表长书评:内容如下:
顺便斗胆谈谈作者的大作。武侠发展到今天,想要超越金古,应该是很困难的了。但是这本作品又让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作品写得很好。虽然是老套的情节,在作者写来却有完全不同的感觉。作者对於人性的发掘非常透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当然在此同时,也要注意求新求变不可过头,不要陷入为了制造新奇而制造新奇的怪圈里。要从人物的个性心理出发。只要塑造出了鲜活的人物,整个情节就会生动可信了。文笔十分厚重大气,文字间洋溢著才气,作者对於前辈武侠吃得相当透呀。但是是否可以有些出人意料的情节呢?现在感觉都还是比较老套的剧情。希望作者能够冲破传统武侠的桎梏,真正为武侠闯出一条新路来。
读到唐兄的书评,枫江十分感动,在网上,能够认真地阅读一个作品,已经是不太容易的事了,而唐兄更写了此长评对作品进行品评,更令枫江心有所得,更是十二分的感谢。
枫江以前虽然是学工科的,但一直对文学有一份特殊的偏爱,闲暇时间写写词,写写诗,散文、杂文、寓言等等都曾尝试过,但写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逍遥英雄传》却是第一遭,新人新作,笔法仍然很稚嫩,而且也不敢保证还会不会有冲动或者时间来写第二部,与一些专业写手比起来,枫江只不过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罢了。
唐兄对于《逍遥英雄传》的书评确实写得非常到位,指出了小说的一些固有的缺点,这一点枫江毫不否认,而且非常赞同,从整体上来说,小说过于偏重人性的描写,却在情节设计上非常不足,“剧情十分老套”,一来是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另外可能也是因为比较传统,情节设计上总是拘泥于一些人物刻画以及事情发展的合理性和延续性,没有做到天马行空,情理之中且意料之外(这是情节设计的比较高的境界),仍然是枫江底蕴不足的见证啊。
另外,小说还有一个缺点,其他一些读者也指出来了,就是故事叙述上有点啰嗦,注意了环境描写,注意了外貌描写,注意了心理描写,却造成了遣词用句不够精炼,这可能也是枫江习惯于传统文学,过于关注了文学性而缺少了现代快节奏感吧。
网络文学,以现代年轻人为读者,而且传播快,年轻人的特点是什么?生活的快节奏,生活的高压力,需要发泄,需要冲动,很难像几十年前那样捧一本书泡一杯茶静静地看一下午,细细地去品味书中的天地,这种读者背景决定了阅读的书籍必须是快节奏的,精彩的,能够短时间内吸引人的特点,这样才能比较有读者市场,比较能够迅速地扩大读者面。
但这却产生了一个矛盾,这种快节奏的、快餐式的书籍,到底有多少文学性?这恐怕会是见仁见智说辞不一了,但有一点却是比较清晰的,网络上的小说(指完本的)千千万万,浩如烟海,但绝大多数生命力却很短,而真正能够令人比较长时间地流传和阅读的小说,却往往并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文学,网络文学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几本小说,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明朝的那些事儿》,这本书很特别,从另一个视角用风趣的笔法叙述一些严肃的历史事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后来还有一堆模仿的《清朝的那些事儿》《唐朝的那些事儿》《元朝的那些事儿》等等),这种风格兼具了文学性和趣味性、快餐文化的特点,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佩服的(据说作者还是位副县长,更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除此之外,实在是很难找到一本网络小说能够流传得稍微久一点的,往往是风传一阵之后便消失了,被遗忘了。
对于枫江来说,写小说并非咱的营生之道,不是为了糊口的,只是兴趣,只是爱好,只是想写点东西,“无欲则刚”,既然没有什么目的,那也就不用刻意去迎合某些快餐文化的特点以追求点击率,追求稿酬,只是随性而写,想把几个小说人物


相关章节: 关于大结局的说明朱元璋屠戮功臣始末南京历史地名沿革简况丽江木府明朝十大回回名将金庸所有门派及武功徐达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明朝十三个布政使司宜昌,古称夷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