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逍遥英雄传 第一章 书阁得经(4)

第一章 书阁得经(4)


推荐阅读: 神灵术师深入神山高考落榜后:只有我选择修仙异侠记大龄少女的古朝逆袭柯南之酒厂过家家霍格沃兹召唤图鉴缚灵魔剑我的寿命都是考来的都市重生之仙尊归来快穿:万人迷她深陷疯批修罗场废柴十年长老求我接班

“哟,你们看看,这小猴子居然还想看起书来了?转性了嘛?”朱元璋转头朝着徐胡二人笑道。
“小猴儿,你这猴儿屁股坐得住吗?恐怕没翻两页就想着出去玩了吧?哈哈。”旁边的魏国公徐达大笑道。
这魏国公徐达乃当今皇上的得力大将,与鄂国公常遇春一起都是助洪武皇帝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的开国功臣,朱元璋曾说他乃“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乃是被朱元璋难得在称帝之后仍然呼之为兄的人物,常遇春英年早逝,在朝中武将之中,徐达已是顶儿尖儿的重臣,洪武三年十二月,因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柱石了。因常陪朱元璋在宫中走动,因此和朱文羽也极是熟悉,也是十分喜爱这么个聪明调皮的小孩子,时不时逗他取乐。至于朱文羽,也喜欢徐达那种动不动就仰天开怀的大笑,反正是喜欢他那直爽的性格,有时还缠着他讲故事,还喜欢徐达那下巴的大胡子,有时便直接叫他外号“徐大胡子”,这外号乃是朱文羽专门给徐达取的,这天底下恐怕也只有朱文羽一个人叫他这个外号了。
“皇上的文渊楼中书山浩翰,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无不收藏,实乃天下最大的宝库,连朱文羽这小小孩童都知道,都想要来沐浴这浩荡皇恩,可见皇上恩泽普惠天下,令小小孩童也能伏受皇上的隆恩。”丞相胡惟庸说话便文雅得多。
朱文羽早就听人议论过,这胡惟庸最大的本事便是无论碰上什么事,到他嘴里都能说得十分入耳动听,不是圣上英明就是天降祥瑞,总能令这位洪武皇帝龙心大悦,深得朱元璋的宠信。不过真说起来这胡惟庸却也并非泛泛无能之辈,治朝理政还是颇有一手的,身为丞相,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让朱元璋省了不少心,实是朱元璋朝政上难得的臂助。更难得的是他虽身居丞相之职,实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重臣,为人行事和说话却仍是十分谦恭,总是面带和善的微笑,显得极是和蔼可亲,容易亲近,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样子。不过不知为何,朱文羽总觉得这胡惟庸的笑容有些假,看起来不自在,不太喜欢他,也许只是因为朱文羽喜欢顽皮胡闹,对胡惟庸这种酸溜溜的文人并不感兴趣,才会有这种感觉而已。不过不管怎么说,这胡惟庸虽常陪着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后宫中散步闲聊,也常和朱文羽见面,但朱文羽却是极少和他说话,若是说起来,也会有意无意顶几句,朱文羽人又机灵调皮,有时一两句话弄得胡惟庸一时下不来台,常让旁边的朱元璋看得大笑不止。不过这胡惟庸倒是性子极好,从不生气,顶多也就是讪讪地笑笑而已,不和这么一个小屁孩子一般见识。
“启禀万岁,近来朱文羽正学《易经》,似已有所入门,草民请万岁恩准其入文渊楼阅书,将对此子大有益处。”出朱文羽意外的是陈老夫子此时居然躬身插言在旁边替他敲边鼓,他看了老夫子一眼,夫子含笑起身不语。
“嗯,看在小猴子难得好学的份上,高诵,以后文渊楼可以让朱文羽随意出入,只要不丢失典籍,所有书卷可任其观阅,朕倒要看看这只猴子能在那书山里呆上几天,只怕是去了两次就连门都不上了,哈哈。”
“奴婢遵旨。”高诵忙恭声应道。
“对了,惟庸,张恭清之事你和太子说一声,让太子拟旨吧,他也该历练历练,替朕分忧了。”朱元璋忽又想起什么一般,一边起身一边回头道。
“臣遵旨。”胡惟庸心恭声道。
“《易经初解》、《易经集注》,好家伙,好东西真不少,这当皇上就是好,什么书都有,少爷我今儿个算是闷声大发财!”朱文羽兴高采烈地在文渊楼里翻着书。他这几天成天呆在文渊楼里,顶多也就是小高子叫吃饭的时候回去一下。皇上圣旨里没说其他人能进来,


相关章节: 楔子(1)楔子(2)第一章 书阁得经(1)第一章 书阁得经(2)第一章 书阁得经(3)第一章 书阁得经(5)第一章 书阁得经(6)第一章 书阁得经(7)第一章 书阁得经(8)第一章 书阁得经(9)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