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十八章 秦淮听曲

第十八章 秦淮听曲


推荐阅读: 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小地主大皇朝了不起的宗门模拟器我能看到精灵剧本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千纪之修罗篇穿越十五年后,顶流的白月光还没放学我乃大后期你管这叫幕后黑手?天命唯汉海贼:我的脑内危险选项离婚后,小作精被大佬追着求负责

持修撰太祖实录。臣这边进度如何,遇到了什么麻烦,需要多少人才,谁立了大功,谁出现了纰漏,确确实实需要对外通报,让陛下,让朝臣也都心中有数。不能等到十年八年之后,只是给朝廷一个修好没修好的结论,这样就不免怠惰公务的嫌疑。”
姚广孝这话几乎是一锤定音,他可是朱棣的谋主,心腹中的心腹。
只不过往日姚广孝不愿意站出来说话,才给了其他人空间,现在这位也站出来支持徐景昌,几乎瞬间翻盘。
朝臣这边再也抵抗不住,吏部尚书蹇义第一个站出来。
“启奏陛下,少师所言,确实是正论,只是整理政务,督促六部衙署,这么大的事情,不能都落在通政司,臣以为该由陛下亲自把持才是。”
夏原吉也道:“确实,徐通政虽然才情过人,心思机敏,但毕竟太过年轻,初入仕途,与国朝典章不算熟悉,有些政务也未必清楚,臣斗胆谏言,陛下可以另择重臣,处理此事。”
朱棣微微皱眉,尚在思索。
这时候翰林学士杨荣再度站出来,“启奏陛下,当年太祖皇帝罢黜中书省之后,曾设立四辅官,以备咨询。随后又效仿唐宋之制,设立殿阁学士,辅佐君父,参与机务。臣以为此举似乎更妥当,也更尊奉祖制。”
杨荣这家伙虽然话不多,但每一次站出来,都切中要害。
原本茹瑺他们不是拿祖制说事吗!
现在他就搬出了朱元璋的做法,让朱棣发扬光大,而且所谓殿阁学士,通常都是挑选熟悉朝廷典章制度的翰林文臣。
这一下子,等于即阻挡了通政司,又驳斥了夏原吉推荐重臣,主持大政的想法。
朱棣稍微思量,立刻点头了。
此时的他,还要尽心尽力,当老朱的好儿子,既然父皇不许复立宰相,他就不能干。如果像夏原吉所说,由重臣督促六部百官。
那么毫无疑问,谁拿到了这个位置,谁就是新的宰相。
至于交给通政司,朱棣也不放心,主要是徐景昌这小子太能折腾,这才多少日子,他跟丘福冲突,跟百官冲突,再让他监督百官,那朝堂还不跟菜市场一样热闹?
为了避免鸡犬不宁的局面,还是杨荣的提议很稳妥。
“既然如此,就从翰林文臣当中,挑选一批颇有文名的词臣上来吧。”
朱棣一锤定音,争吵了一圈的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能说什么?
陛下圣明!
从大殿出来,徐景昌迈步往前走,胖胖的夏原吉紧走了两步,拦住了他,随后蹇义也跟了上来。
“徐通政,你看咱们坐下聊聊如何?”
徐景昌看了看这俩人,怒火中烧,“聊什么啊?你们瞧通政司吃肉,心里头不高兴,非要搅合,现在好了,陛下选择翰林词臣辅佐,你们的脑袋上多了一片乌云,以后指不定下出什么风刀霜剑,让你们好看!这事情落到通政司,我又不能一直当通政使,等我走了,不就是你们安排合适人选吗!我就没见过这么愚蠢的。”
徐景昌说完,大步流星就走。
蹇义和夏原吉互相看了看,他们也觉出事情不对劲儿,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徐通政,你等等啊!”夏原吉又喊。
徐景昌哼道:“跟你们这群虫豸,怎么能搞好大明?我要去秦淮河听曲!”
wap.


相关章节: 第十三章 给朱高炽的大礼第十四章 拿捏姚少师(求追读)第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十七章 神勇无敌的徐景昌第十九章 报仇不隔夜第二十章 茹尚书的小爱好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求追读)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十三章 袭爵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