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二十三章 袭爵了

第二十三章 袭爵了


推荐阅读: 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小地主大皇朝了不起的宗门模拟器我能看到精灵剧本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千纪之修罗篇穿越十五年后,顶流的白月光还没放学我乃大后期你管这叫幕后黑手?天命唯汉海贼:我的脑内危险选项离婚后,小作精被大佬追着求负责

早晚晚,会把内阁变成真正的宰相的。”
这俩人聊来聊去,也算是统一了看法,徐景昌只是小问题,内阁才是心腹大患。
夏原吉道:“上次御前会议,我们已经反对了通政司监督百官,现在骤然改变,怕是不妥吧!”
蹇义想了一会儿,“这样吧,我上书谏言,六部九卿,每旬至通政司议论政务,讨论事情,协调统筹大事,由吏部牵头,通政司主持。”
此言一出,夏原吉顿时大喜,高啊!
六部尚书单独一个,对上内阁不占便宜,但是六部凑在一起,能够互相沟通,可就不怕内阁了。
而且名义上放在通政司,算是给徐景昌一点甜头儿,可实际上却是吏部主持。
通过这个通政司旬会,六部的地位就巩固了,而且也能更好落实政务,对陛下那里有交代,既能谋国,又能谋身。
蹇义的功力可见一斑。
“老兄上书,我也会追随,此刻陛下尚在犹豫之间,不知道将政务交给谁负责,只要咱们仔细劝说,未必不能成功。”
这两位达成了一致,整个文官体系,全都运作起来。
除了战损状态的兵部和工部,其他四部,加上督察院,大理寺,鸿胪寺,全都打着积极建言献策的目的,话里话外劝说朱棣,不要弄内阁,现有的各部衙门足够了,只要大家伙在通政司讨论一下,也就可以了。
他们的举动很快又惊动了另外一些人,那就是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还有六科廊……没错,这些衙门是传统的清水衙门,品级低,权力小,日子苦。
还没有晋升的出路。
朱棣从词臣当中挑选人员,进入内阁,辅政天子。
毫无疑问,是他们最好的一条晋升途径。
万万不可让六部得逞。
别看这帮人品级低,但胜在数量多。
比如翰林院检讨胡俨就直接指出,如果按照吏部的提议,等于将通政司变为政事堂,六部尚书就是两宋的同平章事,靠着旬会的方式,形成了事实上的群相制。
等于违背祖制,万不可答应。
他这一上书,顿时引来了无数的附和。
徐景昌每天就在通政司,乐颠颠看着争吵的奏疏,一堆支持蹇义,一堆支持胡俨,双方你来我往,简直妙不可言。
“吵架好,越吵越好玩。统统都送给陛下,让陛下发愁去吧。”
徐景昌翘着二郎腿,俨然当朝第一乐子人。
你们不斗,我哪来的戏看?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他还哼唱开了。
正在徐景昌高兴的时候,姚广孝来了。
徐景昌也不意外,“大师是又想素斋了?我心情好,不用您老干什么,我请客。”
姚广孝点头,这一次足足弄了十八个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徐通政,你不用老衲干什么,老衲倒是要告诉你一件好事。”
“什么好事?”徐景昌不解道。
姚广孝笑道:“是这样的,大殿下在北平发来了一份奏疏,追思舅父,请求陛下加恩,让你继承武阳侯的爵位。”
袭爵了?
徐景昌就是一愣,自己有官职在身啊!
难道可以回家了?
姚广孝夹着一块排骨,笑吟吟道:“陛下不光同意了,还要赐你太子太保衔,通政使依旧。”
徐景昌更为惊讶,还有这等好事?
“对了,陛下也同意六部九卿旬会,以品级最高者,主持旬会。”
徐景昌目瞪口呆,半晌才喃喃道:“那几个尚书都是二品吧?”
“没错,只有你是从一品。”老和尚笑眯眯道。
wap.


相关章节: 第十八章 秦淮听曲第十九章 报仇不隔夜第二十章 茹尚书的小爱好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求追读)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第二十五章 记得要写感想第二十六章 大干一场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吗?第二十八章 以税易赋,两难自解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