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章 请你善良

第一章 请你善良


推荐阅读: 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小地主大皇朝了不起的宗门模拟器我能看到精灵剧本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千纪之修罗篇穿越十五年后,顶流的白月光还没放学我乃大后期你管这叫幕后黑手?天命唯汉海贼:我的脑内危险选项离婚后,小作精被大佬追着求负责

  有个小曲是怎么唱的……面对面的坐着,我还想你。

  没错,就是那种感觉,明明四目相对,互相看着,可是心里头还是装满了小佳人。

  杨荣几乎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勉强抵御住了诱惑。

  而且他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大明赋税最重的一个府……没有之一,大明朝廷极端防备苏州。

  通常苏州人是没法进入户部的,而且派往苏州的官吏,也多是和当地没什么瓜葛,为的就是顺利征税。

  杨荣就利用了这点,他先是和朱高煦合作,推行借贷,赢得一部分百姓的支持。

  随后就公布可以用宝钞抵偿田赋。

  虽说他没有直说废除火耗,但既然准许用宝钞,要是收火耗太过分,大可以把粮食换成宝钞,交给朝廷。

  这样一来,苏州当地的官吏收入锐减。

  最重要的财源没了,消息公布的第二天,苏州府衙,一个人都没有。

  官吏悉数请假,只留下杨荣一个人。

  虽说大明朝不缺当官的,但杨荣只是个内阁学士兼任苏州知府,他没法调动这么多人填补缺口。

  被逼无奈,杨荣只能宣布,给苏州官吏也增加津贴,大约相当于俸禄的三成。

  这下子才有人回到府衙做事。

  杨荣也学聪明了,他果断提拔了几个听话的小吏,授予权柄。

  又惩办了几个刺头儿。

  恩威并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算勉强把国策推了下去。

  苏州的问题解决了,松江、常州、镇江,也都迎刃而解。

  这几位内阁学士本事能力过硬,又都顶着圣旨来的,还是南直隶,天子脚下,尽管阻力重重,但也都算有个不错的结果。

  “回陛下的话,苏松常镇四府累计发出宝钞贷三千万贯,仅仅是利息税一项,就有九十万贯……这还只是小头儿,宝钞推行,商贾往来方便,增加的商税何止百万。”

  夏原吉侃侃而谈,“浙西遭了水灾,朝廷调拨粮食,又鼓励百姓,改种桑树……进展神速……汉王殿下过去两个多月,已经有五十万亩的田地,改种桑树。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明年可多增加三十万匹丝绸,能拿到海外出售,一匹绸缎至少在十五两以上,差不多又是五百万两银子!”

  夏原吉一路算下来,朱棣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强烈。

  其实老夏还有一项没算,那就是超发的宝钞。

  这一项丝毫不少于增加的税收。

  而且由于很隐蔽,不易觉察,用起来十分顺手,朱棣表示相当满意。

  户部这一关算是过了……紧接着是刑部,眼下刑部还在处理李至刚的案子,牵连进去的官吏何止百人,又有地方大户。

  “回陛下的话,刑部坚决肃贪,绝不手软。”郑赐信心满满,介绍了所办的几个大案,朱棣也无话可说。

  工部、兵部、礼部、督察院、大理寺……所有的衙门,都对朱棣有所交代。

  很快最关键的部分也就到了。

  “陛下,吏部奉旨京察,考核百官……朝堂官吏,多数都能恪尽职守,为国为民,不敢有须臾懈怠。臣考核百官,见上下一心,颇感欣慰,有臣子如此,何愁大明不兴?”蹇义说到了这里,话锋一转,“只是也有些臣子,虽然大义无亏,但过于懒散,不拘小节。频频请假,懒散怠惰。又在官署吃喝下棋,败坏风气。而且还冒支数万贯宝钞,都用来采购食物香料……凡此种种,臣以为按照京察规矩,不得不如实上奏,恳请陛下决定去留。”

  蹇义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敢这么放肆的,也只有徐景昌一个。

  他的这番话,也十分有趣,首先肯定徐景昌大义无亏,讲的都是琐屑的细节。

  大约就是抛开他这个通政使当得如何不谈,我们觉得他是个坏蛋,所以请陛下罢免了他。

  不愧是吏部天官,这整人的手段,就是厉害。

  朱棣默默听着,随


相关章节: 第八十五章 大户们的改稻为桑第八十六章 帮朱高炽治病第八十七章 准备致仕的徐景昌第八十八章 对你表弟好点(新年快乐)第八十九章 无可辩驳的罪名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新年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愿意叫我一声大都督第九十三章 锦衣卫的归属第九十四章 愤怒的朱棣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