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章 请你善良

第一章 请你善良


推荐阅读: 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小地主大皇朝了不起的宗门模拟器我能看到精灵剧本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千纪之修罗篇穿越十五年后,顶流的白月光还没放学我乃大后期你管这叫幕后黑手?天命唯汉海贼:我的脑内危险选项离婚后,小作精被大佬追着求负责

,两不耽误。

  可有很多废物的地方官,民夫征不到,粮食送不上去,地方民生还弄得一团糟,许多老百姓四处逃亡,十室九空。

  知县就是百里侯,是普通百姓的青天大老爷。

  不派点能干的人,绝对不行!

  朱棣隐隐冒出一个念头,恩科必须坚持下去,尽量选拔出一些人,充实地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自己的想法……想要干大事,就不能没有人!

  这一次的恩科,值得推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眼瞧着天子怦然心动,朝臣们生怕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尤其是蹇义,不得不挺身而出,“陛下,有人长于办事,有人长于调动,地方用人,并非小事,不如从长计议?当下还是尽快把殿试的名次排出来,昭告天下。这也是朝廷的大喜事,接下来还要安排这些新科进士的官职去向,千头万绪,半点马虎不得。”

  蹇义这话也有道理,徐景昌盘算了一下,此番殿试,已经是大获全胜,先把胜利果实拿到手,然后再继续攻城略地。

  不光是他,解缙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他们实在是太孤单了,算来算去,就总结出“四丑”,这说明他们的实力也太弱了,好歹要四十丑,四百丑才好啊!

  接下来的阅卷,相对顺利了许多,朱棣喜欢什么,大家伙都清楚了。

  凡是能提出有用建议的,都排名靠前,越是有操作性,就越是得到朱棣赏识……

  只不过阅卷到了最后,有两份卷子,让人难以抉择。

  其中一份,就是曾棨的。

  朱棣拿在手里,坦白讲,第一印象,他也想给个状元。

  真的,无可挑剔!

  但是一看内容,又让他摇头。

  “老生常谈,都是老生常谈!一个新科进士,却是如此暮气沉沉,莫非说一路科举下来,把锐气都消磨光了不成?”

  “这样的人,朕……”

  朱棣很想黜落,但是捏着这张卷子,就是舍不得扔了。

  徐景昌深吸口气,“陛下,以此人的文采,进入翰林院绰绰有余,他在会试当中,也排名靠前,是今科的佼佼者。所提建议,虽然老生常谈,但到底也有可取之处。”

  有徐景昌的话,朱棣想了想,也就放下来了。

  只是接下来的一份考卷,让所有人都犯了难。

  这人关于理财的建议,看文章的前半段,颇有儒家的风范。

  他讲天下财有定数,朝廷多拿,百姓就少得……初看这种开头,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劝天子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又是儒家的那老一套。

  但是接下来他说了一句,中国多得,则蛮夷多伤!

  这一句话,堪称奇峰迭起,骤然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原来他讲天下的财富有定数,这个天下是包括大明和蛮夷的,不单纯是中原。

  博弈的双方也不是朝廷和百姓,而是中外!

  所以他的主张是要多往外卖东西,尤其是昂贵的东西,而少买外国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值钱的宝贝……要把国家的精力放在囤积金银上面。

  这套思路正是重商主义的主张。

  再看卷子署名,也不是外人;徐钦!

  朱棣眼前一亮,这小子有点东西啊!

  朱棣忍不住道:“诸位卿家,你们也都说说,他讲天下财有定数,中原多得,蛮夷多伤……这话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过去一说天下财富,只把眼光放在大明,这是什么道理?”

  什么道理?

  不思进取吧!

  其实整个农业社会,财富积累非常缓慢,动不动天灾人祸,甚至连年征战,积累点财富,也很容易被一把火烧了。

  所以儒家认为天下财富是不变的,还真不能说错。

  在这个事情上,不能拿工业社会的经验衡量农业社会……甚至到了后世,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极度节俭,一点钱都舍不得花,衣服破了也不扔,买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钦中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愤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进士的去向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财富流失问题第一百七十章 祸国殃民的朝贡贸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