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章 请你善良

第一章 请你善良


推荐阅读: 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小地主大皇朝了不起的宗门模拟器我能看到精灵剧本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千纪之修罗篇穿越十五年后,顶流的白月光还没放学我乃大后期你管这叫幕后黑手?天命唯汉海贼:我的脑内危险选项离婚后,小作精被大佬追着求负责

 这杯酒下肚,徐景昌就笑了,“我的办法啊,就是把卫所重新整顿,变成农场……譬如说你是千户官,在你治下,有十万亩土地,我就把这些土地,交给你这个千户……是整个千户所,不是你这个人。然后你手下的百户、总旗、小旗、军户,跟你一起分享千户所的产出,当然了,千户官可以多拿一点,具体比例可以商讨。针对这个千户官,也要有考评,如果能力不行,就要被罢免,换上更称职的。”

  朱高煦努力理解,渐渐的,他明白了过来。

  “这不就是我在浙西弄得吗!”

  原来浙西遭了水灾,朱高煦过去,弄了个改稻为桑……他跟老百姓签了约书,要求百姓改种桑树,提供生丝。

  而他这边也需要想办法保证生丝价格,并且提供粮食,避免因为粮价过高,老百姓活不下去。

  所以朱高煦就从灾民当中,挑选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人,这帮人负责下面的生丝收购运输,要确保生丝质量,同时和朱高煦这边对接,粮食,钱财,百姓需要的东西,他们再交给百姓,然后按照交易额度,获取抽成。

  仔细想想,徐景昌要做的,不就是复制这一套吗,甚至北平这边更方便,毕竟这边已经有完备的卫所系统了,将卫所改为农场,似乎也不是不行。

  经商这么久了,朱高煦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远比朝臣敏锐……不然他也不会急吼吼跑北平来了。

  为什么说地主集团,或者说士绅官僚集团,非常可恶,任何发展,都必须推翻他们……问题就在于地主不事生产,坐享其成。

  什么兴修水利,改进技术,发展生产……这些事情,他们都不会做。

  有人会觉得地主们不是按照收成收取地租吗,佃户产粮高了,他们田租也多了,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把地主想的太好了,他们赚的不只是田租,还包括高利贷!

  甚至可以说田租只是日常收入,高利贷印子钱才是他们主要的利益来源。

  地租和放贷,相辅相成。

  假如提高了农田产量,让老百姓富裕了,谁还借钱啊?

  不借钱,他们怎么发财啊?

  收取地租和利息,自古以来,都是最容易来钱的路子,也是最不思进取,最是坑人的玩意。

  有这么一群人在,你想谈发展,谈富国裕民,根本是扯淡……因为他们就是靠着百姓倒霉食利,怎么会允许老百姓过好日子?

  朱高煦在南方种桑树,织丝绸,就是这跟这帮人斗。

  他靠着钱庄放贷,建作坊,收购生丝,培养工人……忙得不亦乐乎。

  要不是他身为汉王,又有徐景昌在背后撑着,还要维持宝钞运转的重任,根本撑不到现在。

  如果能在北平推行这一套,毫无疑问,是拉来了一大批的盟友,大大增加了手上的实力。

  农场这种模式,军户是有股份的,虽然少一点,但还是能保证生存的……也就是说,改成了农场,可能是整个农场负债,不可能是军户负债。

  因为底层军户活不下去了,就可以去其他经营好的农场……说白了,就从固定在这里的佃户,变成了出卖劳力的工人。

  这样一来,那些卫所官,就没法坐享其成,巧取豪夺。他们必须拿出本事,让农场赚到更多的钱,这样一来,他们才能拿到更丰厚的分成。

  从旱涝保收,变成了祸福与共……而且这么弄下来,还有个好处,就是普通军户养不起牲畜,但是农场可以养,有了牲畜,种田开荒的效率都会大大增加。

  此外这么干,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什么叫对外开拓的动力啊?

  无非就是有更多的收入,能发财,能赚钱。

  干的好了,农场不够大,那怎么办?

  向北开拓啊!

  有了钱,除了农场,也可以搞牧场,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汉王,你想想,这么弄下来,北平产粮肯定会增加……有了粮食,跟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国公之功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千万别让朱棣北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给定国公第二百二十一章 汉王颇类陛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儿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诸葛丞相的治国方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们结婚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偿所愿的朱棣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