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章 请你善良

第一章 请你善良


推荐阅读: 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小地主大皇朝了不起的宗门模拟器我能看到精灵剧本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千纪之修罗篇穿越十五年后,顶流的白月光还没放学我乃大后期你管这叫幕后黑手?天命唯汉海贼:我的脑内危险选项离婚后,小作精被大佬追着求负责

消息,经过初步计算,今年北平的粮食丰收,连同辽东方向,可以调拨百万石粮食到南方……充实常平仓,赈济灾民,确保所有人都吃得饱,不至于饿肚子。

  这个消息传来,应天的粮价轰然下跌,比起前面还要迅速。

  到了这一步,朱高炽终于品出了滋味,“我是看明白了,父皇也是有意打压粮价,你也在顺水推舟……可我想不通,粮价下来了,对百姓似乎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徐景昌笑容不减,“殿下,你再仔细想想,这事真的没有好处吗?”

  朱高炽默默沉吟,思量再三,低声道:“眼下掌握着粮食买卖的,其实是江南大户,对吧?”

  徐景昌含笑点头,“其实这些大户咱们并不陌生,前面汉王弄改稻为桑,跳出来跟他唱对台戏的,就是这帮人。”

  “所以是老二报复?”

  徐景昌笑道:“要真是这样,陛下也就不会参与了,其实这事情对大明有好处。”

  “大明?”朱高炽默默思忖,顺着徐景昌的思路,他渐渐明白过来……其实掌握着粮食贸易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士绅大户,或者干脆点说,就是有权有势的缙绅官僚。

  他们把持地方的土地,拥有极大的威望。

  也只有他们,能从老百姓手里拿到粮食,然后运到城里贩卖。

  “所以说谷贱伤农啊,谷贵伤民,都是欺人之谈……粮价真的贵了,江州的普通百姓,能把粮食送到应天来卖?显然不行啊!”徐景昌笑着说道。

  朱高炽点头,“所以涨价老百姓得不到实惠,降价老百姓一定倒霉?”

  徐景昌赞许一笑,总算是明白过来。

  粮食这事,几乎是历朝历代都没法回避的大事,除了关乎财税徭役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就拿应天来说,一百多万的人,这么多张嘴,需要喂饱。

  朝廷官吏,军中将士,这都是能吃皇粮的。

  可还有那么多普通人,他们需要民间正常买卖,把粮食从农户手里收上来,然后转运到应天,再通过粮行卖出去。

  这个过程并不难理解,问题是谁有资格,掌控粮食贸易?

  普通人肯定不行,不管是收粮,还是贩运,销售,哪个环节都不容易,必须打通关节,才能顺利获利。

  不然就算你手捧着百万银两,也只会赔光所有。

  “以农为本,以商致富!”朱高炽哼道:“我现在明白了,这才是缙绅发家的根本,只是……我还不明白,你们一定要动士绅商贾干什么?难道你们就是瞧士大夫不顺眼?”

  朱高炽傻傻看着徐景昌。

  徐景昌哼了一声,“我才没有那么无聊。只是我也没有料到,汉王能这么快看到这一步……他还能说服陛下,汉王不简单啊!”

  听徐景昌夸奖老二,简直比自己挨骂还难受。

  朱高炽反复思忖,终于也清醒过来,伴随着朱棣的大捷,暂时解决了漠南,北平的机会来了,大明的机会也来了。

  接下来肯定有个工商业大繁荣的绝佳时机。

  商贾发展,工业繁荣,城市的人口肯定要骤然增加。

  其实当初朱高煦弄改稻为桑,其中就有一条,他需要保证桑农的口粮。

  要不然卖生丝多赚的一点钱,都被粮食拿走了,大家伙又怎么会愿意种桑树?几年下来,朱高煦也发现了,由于他手下的工匠越来越多,消耗的粮食越来越多,他就吃亏越明显。

  那些粮商大户,坐地起价,大发利市,着实可恶。

  而且随着人口大幅度增加,光靠着这帮粮商也不行。他们能把粮价抬到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

  要么辛辛苦苦一年,挣的钱都用来填饱肚子,要么就是工匠活不下去,纷纷逃离城市,整个工商业发展,骤然停止!

  分析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历朝历代,农耕条件下,市民就只能达到一成多,甚至还不足一成。

  没有办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怀疑朱棣的战斗力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个撒手没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七十六章 厉害的农场第二百七十七章 谦虚的定国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觉得好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们是定国公的亲戚第二百八十二章 没收土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驾临江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