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泥石流1 1982卷5:推出重奖劳模政策

1982卷5:推出重奖劳模政策


推荐阅读: 满门师兄反内卷,师妹也来摆个烂年下小狼狗养成记风流太子爷从秦时开始当曹贼提瓦特的探究者封神武帝漫威:我真不是龙族炼金师啊!影视世界当神豪全民中医让你当上门女婿,你成了战狼矩阵:新纪元影视世界里的假道士

市省总工会分别授予郑小凤“优秀纺织女工”、“巾帼建功立业劳模”称号。
朱先进为兑现承诺,特意要求厂工会、生产部安排了一场颁奖典礼。并要求每个车间都要有节目,以示祝贺!
能有今天的成绩,那是十年磨一剑的有结果。
郑小凤不仅善于琢磨,也能吃得常人不能吃的苦。每晚,当其它工人都已睡下,他便关上了宿舍灯,继续到走廊练习。郑小凤一步步练习到一分钟能接头20个,21个,23个,从23个练到26个,就用了半年我的时间,40秒内就能处理完断经,让织布机重新工作。
能有成绩,郑小凤也是多年刻苦练习纺织技术的结果。
通过刻苦训练,不到半三年,郑小凤练就一个绝活:每分钟可以处理接头26个,比同年进厂的姐妹多了近十个。在年初工厂开展的技能运动上,郑小凤打破了工厂断经停台处理纪录,并取得技术能手称号。
了解纺织行业的人都知道,纱条的接头工作是门非常精细的技术活。一个完整的接头动作,需要分解为拔管、找头、引纱、套钢丝圈、插管等多个步骤。
上世纪70年代末,全省召开劳模大会。会前,省里有关部门的领导对郑小凤的上报材料半信半疑,“每分钟26个接头,这怎么可能?”于是,省里组成调查组来到6806厂,对郑小凤进行现场测试。
当时的架势非常严肃,都是想看看一个劳模到底合不合格,省里来的工作人员当场拿出了秒表。全厂的工人都围过来了,真是千目所视,紧张得很。
郑小凤一上场,镇定自若下来。26根纱条的接头过程就像魔术一样,一条完整的流水线作业,没有一丝停顿,一气呵成,展示了一分钟接头26根、质量无白点的全省纪录风采。
1980年初,郑小凤来到人员流失严重的布机车间丁班担任轮班长。在工作中,郑小凤探索总结出一套“一停二看三查”巡回法,并手把手地教给组员。一个月下来,提高生产效率达百分之十以上,并在全车间推广。
郑小凤不仅是一位善于思考、爱钻研的轮班长,更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傅”。
六年来,郑小凤先后带出五十多名徒弟,其中三十九人当上了质量标兵、操作能手。
1980年来,郑小凤先后荣获“鞋山湖市好人奖”、 “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当然,她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也离不开当时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模范的大氛围和她有个好师傅。也就是当过朱先进师傅的黄红梅。
黄红梅,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模劳模,五六十年代的纺织工人的杰出代表。
1931年出生的黄红梅十三岁进入纱厂做纺织女工。新中国成立,黄红梅迎来人生的转折。
她突然就有了工人当家作主的感觉,干劲也更足了。她要拼命做,报答党,报答祖国。
凭借她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习惯,很快她脱颖而出,当班长了,班长是员工自己选出来的,再也不会看不到太阳了,工作起来,有盼着,有主人的精神,从来不感觉辛苦,她总想自己真是命好,赶上了好时候。
1953年,全国纺织工业部评选劳动模范,那是新中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的劳模,厂长就把黄红梅和她所在的班都报了上去。
当时她还不愿意,问厂长干嘛要报她?
厂长说:全厂你们班好,全班你是业务最好的,照看纱锭数最多的,浪费最少的,等外品最少的都是你,卫生又是第一也是你,当然只能报你。这可是为厂争光,为省争光,为国争光的光荣任务,你们一定行的。
当时黄红梅一人可以照看1000个纱锭而绰绰有余,别人在纺纱机前手忙脚乱,地上线头、棉线乱七八糟,能照看800个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她却可以很悠闲地来回巡检,并把地上弄得干干净净的。
于是黄红梅的成绩就逐级上报,对比下来,她是全厂最快的,也是全省五十多万名纺织工人里技术最好,手脚最快的,最后上报到了纺


相关章节: 1981卷8:光夫衫、幸子衫现身鞋纺1981卷9:爱厂如家教育1982卷1:朱先进的人才之忧1982卷3:去了汉正街,谁去谁发财1982卷4:留下刘向阳,莫让人断肠1982卷6:在汉正街弄了个办事处1982卷7:6806厂劳模颁奖晚会1983卷1:鞋纺一条街,赢得百姓来1983卷2:“三老”赚了钱,不怕人眼险1983卷3: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