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临高启明 关于本书

关于本书


推荐阅读: 衙司都府我不会抓鬼道史经红尘白刃一相逢异域之星球领主妖女请自重妙手回春女神的魔王保镖烂尾王朝都市逆天修真者走进影视武侠花儿娇

  第二百三十六节昌化堡

  此地是昌化堡。器:无广告、全文字、更自从第一次环绕全岛航行之后,昌化作为第一个驻外的独立堡垒,已经扩建了几次。从原先一个简陋的设防碉堡扩展成了一个小型的海岸棱堡,猎猎飘扬的启明星旗下,棱堡上的一mén24磅海军加农炮控制着昌化的海上mén户三家港。

  在棱堡外不到一公里之外,靠近昌化江的海滨荒原上,用木栅和带刺速生植物圈起了一篇很大的荒地,建起了成排的牲口棚圈。此地就是昌化牧场――目前临高使用的主要畜力和rou食牲畜的来源地。

  农委会在这里的海滨牧场上大量饲养有名的昌化羊。牛则由当地的黎民供应。吴南海和杨宝贵多次到昌化牧场来视察和指导工作,不断的扩大养殖业的规模。特别是杨宝贵在当地使用昌化羊作为母本,利用冷冻jing子繁殖了良种羊。农委会也在这里大量播种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的优质牧草。

  在农委会的努力下,现在昌化每个月都有大量的活羊和牛只运往临高。

  在昌化牧场外,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定期集市,黎民每月初一十五到这里来jiāo易各种土产:用牛、棉布、鹿rou鹿皮、木棉和皂角豆换回食盐、小五金、白糖和各种日用杂货。其他时间,昌化堡还派出流动贸易商队,深入昌化内地进行贸易。

  从临高运来的大量杂货刺ji了黎民的消费**――比起过去只有一个背筐,所卖得不过是些食盐、五金件,价格上又是买死人卖死人的商贩,澳洲人提供的商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价格又便宜得多。

  黎民虽然不蓄金银,但是山里土产众多,只要huā力气,到处都是澳洲人愿意jiāo换的土产。要不是企划院不愿意一下就让昌化的大小鹿类绝种,限制每个月的收购数量,黎民大概早把当地的鹿全杀光了。

  这样的jiāo易当然破坏了当地一些百姓的生计,不过建设和运营昌化堡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些失业人口很快就被昌化堡雇佣了。虽然有些人心存怨恨,但是谁也没胆子去招惹荷枪实弹,还架着大炮的“髡贼”。

  除了和黎民进行易货贸易,李海平还按照工业部mén的指示,雇佣了大量的当地民工开采石英砂,供应临高的玻璃工业。

  随着昌化堡雇佣的人愈来愈多,指挥官李海平从雇佣的人中挑选了一部分丁壮,组成了一支五十人的“团练”,装备了砍刀和标准矛,用来保卫牧场的安全。

  至于本地的官府,对髡贼的一举一动视若无睹――当然,就算他们想有所作为,也无能为力。在昌化,大明的存在感是相当薄弱的。

  这样的和平局面一直维持到夏季觉醒战役:一个海兵连和三mén12磅山地榴弹炮在三家港登陆,随后在昌化堡组织的“带路党”――昌化堡团练的带领下迅速开到了昌化县城下。县里代理县政的典史毫不犹豫的开城投降,至于城外的千户所,尽管一度集中军户中的丁壮备战,但是当海兵们推出大炮,刚放了一炮卫所士兵们就四散溃逃了,李海平指挥海兵们一个冲锋就拿下了千户所,余下的人全部束手就擒,双方伤亡均为零。

  昌化的汉族人口极少,除了千户所里有几个军官地主之外,没有称得上豪绅的势力,因为村落少,黎区多,一般土匪没有活动空间,琼北治安战期间这里一直很平静,没发生武装冲突。属于和平接管的典型。

  尽管占领了县城,但是元老院在当地的统治机构一直没有进入昌化县城――“护理昌化县印”的原昌化典史依然在破破烂烂的县衙里。倒不是要刻意保持大明的名分,实在是整个昌化县城里实在没什么元老们看得上的建筑。与其待在什么基础设施也没有的县城里,不如待在环境好得多的昌化堡里。

  几个月前,由临高派遣来得联合工作小组到昌化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登记了户口,测绘了地形和城镇,绘制了土地清册,亦少不得抓了一批人,杀了若干人。把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三十一节 占城第二百三十二节 普利安哥第二百三十三节 阿瑜陀耶第二百三十四节 吞武里第二百三十五节 回航第二百三十七节 苗寨第二百三十八节 新兵第二百四十节 军犬第二百四十一节 孔令洋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二节 荷兰人的心

也许你还喜欢: 临高启明解封临高启明百度百科临高启明完整版刺明1637临高启明起点临高启明txt精校版染指大明大明武相临高启明500废死了几个临高启明txt下载临高启明临高启明被和谐崛起澳洲1790穿越1617临高启明论坛大明之超级帝王霸业系统临高启明和马前卒有什么关系迷失在1629与临高启明的关系临高启明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