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末世:仙妻横行 第302章 划破

第302章 划破


推荐阅读: 穿成美人师尊后男二爱惨了我重生从2012开始蛇妖夫君硬上弓恶魔校草太腹黑:少爷,求放过执爱不悟重生八零有点甜万域通天诛砂原来你喜欢我呀我的青梅,她逐渐膨胀了超感玩家含娇

众所周知,城墙、城堡等,作为战时防御工事,冷兵器时代的产物,是在农耕社会条件下,护卫一方居民安居乐业的有效屏障。
随着时间推移,武器进步,战争手段的不断升级,散落于世的不少古城、古墙大都就葬身历史尘埃,灰飞烟灭了。然而,华夏的万里长城却一直在绵延的群山间挺立着,永远举世瞩目,从没有因为它实际防御作用消失而退出人们关注的视线。
尤其是在近来千百多年的风云动荡中,无论经历屈辱或辉煌,承受赞叹或怀疑,直面诋毁或欣赏……它都声色不动地岿然屹立。
“不是说前往灵玄之境吗?”当来到这儿时,秦叽不由得嘀咕起来。“怎么跑到了长城脚下来了?”
“嘘!”夏昭朝他做了禁音的手势。“你最近很少来京城,没有看到那些高阶异能者能直接划破虚空,到达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所以,要废话少说!”
“你看到过!”夏侯也紧跟着问上一句。
“嗯嗯!”夏昭直点头。“我看过宁肖跟教皇就曾经利用这顶技能,直接跑到全世界圈划僵尸,着实羡慕不已!”
这下,秦叽等人是面面相觑,不再多言了。
其实,他们的长城情结是从小在所受的教育中与生俱来的。在以往的很多日子里,并没有,也不需要认真地思考“过多的”为什么。华夏自盛世初开,人们眼界开阔了,信息广泛了。
然而,在一些突如其来的声音面前,曾让华夏人一度彷徨: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进取性在于他的开放和扩张,而自己的祖先只知修筑城墙,困守一隅,却不能自保。那么,长城是否也正是在那样的性格中保守、落后和自我封闭的表象呢?
历经风雨,再加上更开放的文化视野,人们很快意识到:直面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好像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在人类历史的童年,无论哪个民族,都是从狩猎起家的。第一次划时代的社会大分工就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农耕文明的诞生,应该是和以后工业文明在农业文明母体中孕育发展一样,是一种相对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确立。
人们向往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收获,也向往着,由此而生的思想和精神的更细致地表达,和心灵情感上高一层次的愉悦和放松。
早在华夏长达千百年的古代战乱的那个年代,生活在黄河流域并率先进入农业文明的华夏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的矛盾、争夺和融合即不可避免。
在无法借助外部事物来出面协调的情况下,在冲突地段暂时先脱离接触,维护好自身的安全,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华夏的始皇帝就修建了长城,至今都名扬世界,集荣辱一身,着实风光。
然而,这不是他的专利(他不过是在燕、赵、魏等当时“周边国家”长城基础上的再建设罢了),更远不是此类工程的终结(且不说今天的人们看到的都是以后明王朝的作品,就是某些所谓的发达国家搞的“隔离墙”,不也是同一类玩意儿吗?
由此不难发现,从古至今,“隔离墙”的修筑方,反倒无所谓“保守”和怯懦,全都是经济发达,重视生命,相对以人为本的一方。
万里长城,不是一家一户的小院墙,也不是哪个山头公国的城堡,它动员的几乎是全民族的千军万马,标志的是当代最高的科学技术水平,护卫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果,是中原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北方屏障。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万里长城为华夏中原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放眼世界,尼罗河畔古埃及、恒河畔的古太阳阿三、两
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和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史称四大文明古国,其高度发达的灿烂古文化曾交相辉印。它们都分别有过宏伟的宫殿、神庙、王陵、发达的城市建设和广阔的农田,然而,除了华夏民族以外,其他三处都早已中断和沉没了。
为什么那些文明难以延续呢?很多人都认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万里


相关章节: 第297章 相望第298章 孕育第299章 王者的对抗第300章 忐忑之心第301章 彷徨第303章 生机第304章 能量吸收第305章 磨难第306章 狂风骤雨第307章 归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