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狼烟晚明 第一部 《围城》 第一章 死士

第一部 《围城》 第一章 死士


推荐阅读: 真的是你!玄学大佬下山后成了豪门小祖宗帝胎签到,我娘亲竟是魔教女帝冷宫弃后她又妖又野极品帝师快穿之时空星河伴南荒统帅南荒统帅陈河图修仙十年小说赵锦儿秦慕修隐婚匿爱前事作废

太傅、太保)和三少(少师、少傅、少保)虽然都是虚衔,但名义上都算东宫辅臣,其中既有朝中的阁老、尚书,又有地方上的实力派大员,将来太子登了大宝,这些人的前途自不必说、詹事府的三品詹事四品少詹事,甚至从五品的太子洗马几个也都大有来头,还有翰林院那几位侍讲侍读学士,未来的首辅次辅都得从这几位里面挑!大局既定,谁不想旗帜鲜明地站在稳操胜券的一方?这时候越是喊得声嘶力竭,将来越可能被圣天子念及!这个道理,傻子都懂,何况这班老油条?

  当然,肯定有抱着富贵险中求的家伙们想剑走偏锋铤而走险,上书支持改立之事。不过都是些六部主事、六科给事中之类拿不出手的小官,领头最大的不过是大理寺的五品左/右寺丞而已,在群臣“妄揣圣意”、“私图佞进”、“卑鄙小人”等义正词严的汹汹唾骂之下,免的免,降的降,一个个灰溜溜抱头鼠窜。

  不过小王爷朱至洵倒是真没啥野心,只想着做自己的太平快乐王爷。朝里吵得鸡飞狗跳,人家压根没往心里去,一门心思就俩字:吃、玩!才十岁,便长到将近百来斤(明朝一斤相当于今天的一斤二两左右)。等到了十六岁,先皇实在顶不住大臣们的念叨,下旨让寿王去洛阳就藩时,貌似没心没肺只会腆着脸乐的朱至洵,体重已经突破两百斤了……

  国朝成例,藩王只是身份尊贵,享岁禄,而没有封地的治权。以寿王为例,就藩在洛阳,名义上先皇赐了三万顷庄田,但不可能从洛阳一地划拨出这许多田地给他——那样的话,洛阳的地方官们就都要喝西北风了。所以,洛阳承担了一万两千顷、山东划拨了八千顷,另外一万顷,则要从富庶的湖广划拨出来,归到寿王名下。这些庄田当然都是肥沃的好地,出产归寿王做王府开销。不过,那些田地,还有那些人,还是要由各地地方官管理。

  太祖爷的小心思大家都明白:只要你是我朱家子孙,便永远不愁富贵。

  再后来,成祖爷又加了一条:藩王府当然要养卫队,可人数不能太多,平常祸害下周围的良民百姓游刃有余就好,指望王府卫队打仗就谁也别想了……

  大家心里也明白,成祖爷这是以自己为鉴呢——成祖爷百分百嫡传了太祖爷心狠手辣的优秀基因,不仅如此,还勇攀新高峰:太祖爷不管多狠,那都是对外姓人下手,对自己朱家人,就像个慈祥的老爷爷。可成祖爷不,绑架亲兄弟追砍亲侄子,肚里心肠够狠手里刀子够硬!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就得这样。

  于是天命所归,四爷家娃的屁股便把龙椅一路坐了下去。

  为了避免以后藩王们学自己,冷不丁不甘寂默地喊一嗓子“清君侧”觊觎大位,干脆限制了王府卫队的人数,并做出未接圣旨不得以任何理由踏出藩地,即使出省祭祖也要奏请、尤其是不得进京的规定。

  迄成祖篡位,恐他審效尤,因削各王&兵柄,富假而二王不准相见,出城省墓,亦须奏请,食禄而不治事,遂成国家之资疵矣——《明史》

  门子们只能把访客带至二门,他们不能进内宅,戚晓光能。戚知府闯进来时,寿王正在用膳。

  现在的寿王已经不再是刚出宫时那个二百斤的小胖子啦,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今天的寿王已经变成一座巍峨的高山。嗯,肉山——三百明斤的体重,谁见谁都会说这是一座肉山。

  王府太监李英忠慌慌张张地一头闯进来,往地上一趴,刚刚喊了句:“王爷殿下”,戚晓光便跟了进来,同样伏地作礼,口中接了下去:“洛阳知府戚晓光有十万火急要事,叩见王爷千岁。”按照太祖爷定下的规矩,藩王(一字亲王)之冕、服、车、旗府等,仅比天子次一等而已,别说四品知府,即便是一二品大员乃至公侯勋贵,往谒时也要伏地跪拜。

  天下之大,必建藩屛,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


相关章节: 第74章 入城第75章 大婚第76章 埋伏第77章 抉择第78章 渑池第80章 大智第81章 合兵第82章 巡抚第83章 贤王第84章 备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