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狼烟晚明 第一部 《围城》 第一章 死士

第一部 《围城》 第一章 死士


推荐阅读: 真的是你!玄学大佬下山后成了豪门小祖宗帝胎签到,我娘亲竟是魔教女帝冷宫弃后她又妖又野极品帝师快穿之时空星河伴南荒统帅南荒统帅陈河图修仙十年小说赵锦儿秦慕修隐婚匿爱前事作废

 这杨应龙也是倒霉催的,听说京师的大皇帝身边都是太监伺候,简直太高大上了!您想,为了自命华夏的高贵身份连祖宗都敢硬认,还有啥不敢做的?于是效仿“文明”世界,自己也要弄一帮太监出来!这下可捅了大篓子:太监只能圣天子和王爷们用,你一个黑不溜秋猴子样的土鳖也配?这叫僭越,大不敬!嗯,罪名还是有点轻,不够震撼——那就再往前推演一步:你这厮分明是要谋反啊!

  这下事儿大了。

  事儿大归大,也不是无法收拾:无外乎剿抚两策。

  抚最简单,臭骂一通:“放着好日子不过你特么作死啊?自己撒泡尿照照你长那德行,你也配玩这个?信不信来十万大军把你家祖坟都刨了!滚,回去凑罚款,写个一万字的检讨书!”

  剿呢,也不难。因为没费什么力气,地方官一声招呼,这货屁颠屁颠就自投罗网被抓了!这时候也别管他是不是真冤了,反正将错就错一刀把他砍死,再扶一个八辈子轮不到当家的远房亲戚做傀儡,新土官感恩戴德之下必然对朝廷言听计从,这地方又能太平几十年,是这个理吧?

  可惜,如果这么顺利,就不叫大明了。

  囚在牢里的杨应龙四处打点,重金之下,有高人给他指了条明路:倭国的丰臣秀吉寇犯朝险(错别字),咱那大皇帝的习惯你别说不知道哈,你可以申请戴罪立功啊……万历大皇帝头衔前面有个著名的定语,在历史上能这样称呼的仅此一份,曰:要钱不要脸的万历!一听这蛮夷要领军替自己打仗,不仅不要发饷还自带干粮?二话没说,放人,去吧。朕看好你呦!

  逃出生天的杨应龙才不会去呢:我觉得躲山里挺好,那疙瘩太冷!

  等万历处理完东北,越想越气:你忽悠朕也就罢了,还一毛钱都没掏?这还了得,往后谁都想占朕的便宜了!给朕剿!于是,长话短说,把杨应龙给灭了。

  灭了他以后,尸体运到京师挫骨扬灰,播州宣慰司改土归流:分成两个府,遵义和平越。看看这名字起得多有学问:给朕掏钱这就叫“义”,你要遵、不遵的话,哼哼,就给你平了——“越”地就是前车之鉴!

  客观地说,改土归流这件事,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个赢了面子丢了里子的败笔。当时的道路环境、生产力都极度低下,设了流官便要派出各级行政管理班子,还要驻军维持秩序。地瘠人稀,完全靠农业税为主要收入的中央政府实际上是要赔不少钱的。而且,千里做官只为财,哪个大老爷是省油的灯?故而层层盘剥之下,一直到清朝,西南叛乱不断……

  但这事说起来好听啊:前朝未达之壮举,远迈汉唐!太厉害了,我的明!

  其实此举带来的后果还远不是朝廷要多花点钱那么简单:旁边永宁宣府司的奢家、水西宣慰司的安家……可都在冷眼看着这里呢!别看平常这帮人相互打来打去没完没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不是只有汉族人才懂。今天你这样处理杨家,明天会不会这样对待我们?

  别琢磨了,给几位剧透一下吧:肯定会!

  为啥?因为朝廷里的御史言官老爷们要立功啊!

  总体来说,地方督抚们都不怎么想惹麻烦:本来好好的,吃饱了撑的捅马蜂窝干嘛?就算千辛万苦打下来,每天盯着穷山恶水发呆有意思吗?兵事凶危,一个不留神,再把自己性命搭进去(事实上后来的奢安之乱确实死了很多高官),你们就不能消停点、不折腾难道会死么?!

  呵呵,真的会。因为诱惑太大了——打下来,实现了改土归流,谁的主意?

  咱的啊!

  这叫啥?

  “定策之功”!青史留名!

  怎么打?

  我呸!

  你问我干嘛?找地方督抚啊!他们是地方官,负责处理一切,这等小事都管不好,朝廷白养他们了?找军头武夫啊!打不下来一定是这帮家伙贪生怕死!老爷我只负责振臂高呼:不打就是不爱大


相关章节: 一百三十七章 夹攻一百三十八章 陷关一百三十九章 恶战一百四十章 破敌一百四十一章 杀戮一百四十三章 计划一百四十四章 对策一百四十五章 意外一百四十六章 变化一百四十七章 相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