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登基吧!大王! 第152章赵相公办厂

第152章赵相公办厂


推荐阅读: 重生嫡长女她杀疯了顾昭重生嫡长女她杀疯了顾昭秦行烈第一黎明!八条物语国王木叶的提瑞斯法守护者神兽进化,从小白虎开始我以古稀觅长生斗破:授徒万倍返还,丹帝古河从双城开始的幕后法师我的海岛通现代极品系统:苏家嫡女修炼史

赵泰现在还有十万贯钱,两个月的粮食,再加上秋税,能够收八九万贯,可还是缺二十万贯,才能撑到年底。
现在已经过了农时,赵泰要在几个月内, 将手里的钱翻倍,便只能利用商业。
睢水河畔,几家工坊初具规模,各种工具也已经配备齐全,可以进行生产。
睢宁临近楚州,县里几乎没有手工业, 工坊所需的大锅、器械都是从楚州那边买过来,投入已经数万贯。
这次若是不成功, 那赵泰立刻陷入财政危机, 别说用好待遇留下,陈忠那批军官,就是自己募集的三万常备军,也得遣散屯田。
清早,城外棚户区,大群被安置去宿州和泗州的百姓,正收拾行装,拆除窝棚,成群结队地离开睢宁县。
一间棚户内,一名十四岁的少年,换了身还算干净的衣服,洗了把脸,对里面喊道:“娘,我去工坊那边看看, 您等我给您带吃的回来。”
“儿啊!赵相公是好人,你好好给相公干活。”里面传出一个虚弱的声音。
少年名叫金诚,是河北来的难民,同那些举族逃荒过来的宗族不同, 他与家人南逃,路上遇见蒙古、汉族军阀、土匪的抢劫和盘剥,原本千余人的队伍,现在就只剩下他和年迈的母亲。
这时金诚走在棚户区内,看见住了几个月的地方,正被拆除,一群群的饥民离开这里,前往安置地,心中百感交集。
官府出了安置政策,可以把他安置到宿州去,不过金诚听说睢宁城外的工坊招人,每月一贯钱,便想留在睢宁。
金诚是从村里出来,他这样的独户,被安置在本地人聚集的村落里,人家几十户上百户都是一个姓,他这个外来户,年纪又小, 多半会遭人欺负,并且连个说理,帮忙的人都没有。
如果工坊能够每月给一贯钱,那收获不比种地差,他和老娘便也能生活下去。
因此金诚没有选择去宿州,而是希望在睢宁碰碰运气。
清早,没吃饭,金诚饿着肚子来到睢宁河边的工坊,发现工坊外已经聚集了上千百姓。
因为听说在工坊上工,一个月能挣一贯钱,许多百姓都被吸引过来。
金诚站在人群后,看着排起的长队,让他有些焦急,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过来。
前面这么多人排队,等下工坊招够人,他就只能去宿州。
家里就只有他一个男娃,老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又没有宗族帮助,分了田地也种不出多少粮食。
工坊前,上千百姓排队等候,相互交谈,说着关于工坊的传闻。
人们等了许久,工坊里才出来两个帐房,搬来桌子和椅子,给前来的百姓登记。
金诚排在后,许久前面的队伍才向动一点,让他心怀忐忑。
这时赵泰出现在工坊前,看出长长的队伍,发现其中有不少老人和小孩,便对王文统说了几句。
赵泰这是办工厂,搞实业,目的是为了当资本家赚钱,不是搞慈善,招人自然只能招募年轻力壮的打工人,不能要老弱病残。
他看见许多老人和小孩也来应聘,耽误了登记的进度,便让王文统把他们劝走。
王文统闻语,随即走出工坊,大声吸引人群注意,然后朗声道:“诸位乡亲,工坊内的活,不少都是体力活,需要年轻力壮的汉子,诸位中年龄在四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便都回去吧。”
人群中各人听了王文统的话,不少老人和孩子,只能失望地离开。
金诚听后,脸上有些惨白,可想着家里的老母,他太需要这份工作,便紧张地站在人群中没动。
这时随着老人和孩子离开,人少了许多,不过逐一检查登记,还是太慢。
现在赵泰手中的钱很紧张,早一点生产出货物,就能早一点出货回笼资金,所以赵泰的时间很紧急。
“大家把手的伸出来,像我这样握拳,再松开。”赵泰也从工坊内出来,给应聘的工人做着示范。
金诚等人照着赵泰样子,展示着自己的双手,赵泰迅速扫视一遍,发现人群中有几人手有残疾,便让他们离开。
人群


相关章节: 第147章睢宁相会第148章达成妥协第149章兴办实业第150章练兵与宗族第151章安置饥民第153章草原震怒第154章窝阔台的困境第155章耶律楚材第156章长子西征第157章宋河粮液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