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登基吧!大王! 第372章国瑞之才百倍于你

第372章国瑞之才百倍于你


推荐阅读: 重生嫡长女她杀疯了顾昭重生嫡长女她杀疯了顾昭秦行烈第一黎明!八条物语国王木叶的提瑞斯法守护者神兽进化,从小白虎开始我以古稀觅长生斗破:授徒万倍返还,丹帝古河从双城开始的幕后法师我的海岛通现代极品系统:苏家嫡女修炼史

杨桂英躲在后面偷偷观察赵泰,便见赵泰笑道:“治理州县易也!我麾下幕僚,能治一州者,比比皆是,左右军师,更是有宰辅之才。我麾下三万将士,十余万屯军,每月耗费巨万,皆仰仗他们治理州县有方,为节帅府提供钱粮。”
赵泰看向杨妙真,作揖道:“姑姑问泰如何治理地方,泰以为只需制定大的方略,招募人才,信任人才,将具体治理,交给他们即可。识人善用,此泰之方略也。”
李璮原本想借机,显摆一下,他对内政的理解,好压赵泰一头,却不想赵泰不谈具体怎么治理,而是谈起知人善任。
这样一来,他谈治理谈得好,也只能被赵泰压一头。
杨妙真微微颔首,笑道:“国瑞为一镇节度使,军政事务繁多,若事事亲力亲为,确实分身乏术。为主者,治理州郡,确系需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李璮道:“忠义军只数州之地,怕是招募人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听说忠义军普通士卒月饷一贯。国瑞麾下三万将士,一年下来,光是饷钱,就得五十万贯。若是在加上军械、粮草,怕是要近百万。以忠义军治下数州之地,如何供养?”
赵泰看了李璮一眼,“我治理地方,一切以兵事为先,州县治理,藩镇内政,都该以服务兵事为主,钱粮向军队倾斜。此先军之法。此法之下,藩府钱财,七成用于兵事,可保军队无忧!”
李璮笑道:“所谓先军,我看不能长久。今国瑞厚饷以待,然其后无饷可发,必然生乱。我看并非明智之举。”
赵泰道:“大治需要天下太平,如今乱世,蒙军一来,城池化为邱墟,百姓尽为奴隶,再繁华的州县,也会瞬间毁于一旦。先军之下,我麾下将士兵强马壮,可抗蒙古,可夺天下。我有兵在手,何愁无饷!”
赵泰的先军策略,便是乱世屯枪,到处是粮仓。
李璮一时无言,杨妙真明白了赵泰的意思,“国瑞先军之策,具体如何实行?”
现在李家面对的局面,其实很被动,他们与宋朝有隙,现在又背叛了蒙古,可以说处境危险。
杨妙真虽扶持李璮管理藩内军政,但是她依旧关心着时局。
说实话,她对现在的局面,其实很担心,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主张与赵泰联姻。
现在她观赵泰言行,便知赵泰的能力,心中不禁欢喜,希望能够找到一条在蒙古和南宋夹缝之间生存的道路。
赵泰道:“自唐末以来,我中原汉民,屡遭北方俘虏欺凌。至靖康之耻,我等北地汉民,更是沦为北虏奴隶。今金国方灭,蒙古又窥视中原,而观蒙古之暴虐,远胜于女真。我堂堂汉人,以为奴百年,难道还要为继续为胡虏驱使?”
山东红袄军,就是因为不堪异族压迫,所以才发动反金起义。
杨妙真对此,深有体会,可是时事所迫,红袄军几经波折,余部最后还是投靠了蒙古。
赵泰继续道:“泰虽不才,愿声大义于天下,救我百姓,使子孙不为胡虏犬奴。昔汉唐之际,我汉人何等豪迈,胡马不敢南窥。今汉运衰微,何也?一唐末以来,虏趁我隙,二宋主重文轻武!我之先军,一者,藩府财政再困难,也要先保障三军用度,二者,便是突出将士地位,改变重文轻武之现状。蒙古虽强,人口不过百万,量我三齐之人力,以军屯之法,战是为兵,平时为农,再自屯兵中募集锐士,塑汉唐之气概,何惧蒙古!”
“好啊!”杨妙真大为动容,不禁赞叹。
当下杨妙真又一一询问,赵泰对答如流,且在政治军事上都有独特见解,令杨妙真心中称奇。
李璮心中不服,眼看杨妙真对赵泰越发欣赏,却没有办法。
这时赵泰同两人说了一阵,才谈到婚事上。
赵泰沉声道:“姑姑,现在蒙军虽退,但随时可能复来。眼下节帅府,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我希望能够将桂英姑娘,尽早迎回邳州完婚。”
杨妙真对赵泰十分满意,当即答应,“大丈夫当以国事为先。国瑞身肩大任,确实应该早回治所!”
赵泰


相关章节: 第367章日子好起来第368章台州李家第369章还有这事第370章明目张胆第371章有才华的奇男子(上)第373章李璮欲行孙权事第374章城外拦截第375章礼送出境第376章灭宋六策(一)第377章灭宋六策(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