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六十五章 文武进士

第六十五章 文武进士


推荐阅读: 傻子医仙都市妙手仙医妻乃并肩王鬼事缠身重生之光辉人生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腐女异世记丧尸妹子直播男友他美颜盛世加点仙尊佳肴记门王道行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在崇祯元年恩科会试主考官的问题,朱大明并没有想太多,在他看来,徐光启身的西学背景要别人更适合来挑选自己想要的人才。手机端 m.
朱大明要的是经世致用之学,而不是如今翰林院只会写章谈道德的人士大夫。
事实也证明,过去主持科举的都是正宗儒臣,其不乏儒学宗师级的人物,但是挑选出来的进士们又有多少有用呢。
历史这一科,是周延儒在主持,但是周延儒这个人,朱大明并不打算重用,所以不可能让他主持。
想到这里,朱大明接着说道:“至于武举的总裁官,由孙爱卿来做,副总裁官由军机大臣李爱卿和英国公张惟贤一起来做。务必为朕选出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武进士。”
孙承宗、李邦华闻言,立刻躬身行礼领旨谢恩。能够成为科举的总裁官,是这些人自打考进士当官开始有过的梦想,只是很少有人能够美梦成真罢了。
看徐光启、孙承宗、李邦华都有些小小的兴奋,朱大明接着说道:“主持科举,不管是听着光鲜,也意味着莫大的责任。诸位爱卿既然领旨,要尽到责任。八股取士是朝廷的规矩,但是朕以为,这次恩科要注重选取经世致用之才,经义的功夫当然要看,但策论的地位更要提升,若是策论不行,不能选取,若是经义差点,而策论可以,那不必纠结于经义。”
徐光启听了赶紧领旨,这也是他多少年的想法,自然没有赞同的道理。
接着,朱大明又说道:“凡天下举人,皆可赴京参加会试,若是因为家贫而不能赴京应试,天下各州府学官皆有义务接济,一应差旅开销,都有官府支应,不得使任何一个有志于报效朝廷的举子,因家贫而错失良机。往年会试,朝廷录取多在三百位以内,本次既然称为恩科,朕决意取够五百之数,不使任何一个可用之才,流落朝廷体制之外。”
明朝末年,的确有不少人从贼,投靠李自成或者张献忠,为其设官职、安百姓,但是其功名最高的也多是举人,如牛金星、李岩,很少有进士投贼,至少在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之前,很少有真正的进士投靠李自成。
因为一个人读书读到了进士,总体是大明朝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或者说是统治阶级也不为过。这样的投靠新朝又能得到什么。何况读书读到了进士及第,儒家的忠孝节义基本都是深入骨髓了,都会成为现行体制最自觉最坚定的维护者。
当然了,到了满清入关,明朝大势已去的时候,人进士投降满清,则又另当别论了。目前朱大明所能做的,是尽量把天下英才笼络到朝廷这边来,即便是一时半会用不,也不能让他们最后走向朝廷的对立面,帮助流贼去造自己的反。
如牛金星这样的人,本来是天启七年的新科举人,后来考进士没考,又没有当官,所以只好在老家宝丰开个私塾,教授学生,到崇祯十年的时候,因为得罪了一个地方小官,最后竟然被夺去了举人的功名,还被充军到卢氏,充军三年,吃尽了苦头。
到了崇祯十三年,李自成带着农民军躲进了豫陕交界地区的卢氏山,被剥夺了举人功名的牛金星很自然地成了大明朝的反对者,卢氏的官军都逃了,何况他这个充军过来的罪犯,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投奔了农民军,很快帮着李自成摆脱了流寇的做法,建立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大顺政权。
如果牛金星考了进士,他还会去投奔李自成吗?或者哪怕是没有被剥夺举人功名,他对大明朝廷也不会失望到绝望的地步。
当然了,有人会说,这种原本考不进士的人,你让他考近进士了,那不是对科举制度的不尊重吗?这话貌似有道理。但是每次科举录取二百多将近三百个进士,其没有什么用的无能之辈至少占一半。
再说了,如果大明朝都灭亡了,朱大明要那些章写得花团锦簇的进士又有什么用呢。或许多招二百人也不一定能把牛金星、李岩这样的人招


相关章节: 第六十章 密折之一第六十一章 密折之二第六十二章 钦定逆案第六十三章 督抚职务第六十四章 德陵修造第六十六章 通州军校第六十七章 西洋教士第六十八章 改元大典第六十九章 百废待举第七十章 大名知府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