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一四七章 善后之策

第一四七章 善后之策


推荐阅读: 傻子医仙都市妙手仙医妻乃并肩王鬼事缠身重生之光辉人生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腐女异世记丧尸妹子直播男友他美颜盛世加点仙尊佳肴记门王道行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宁远兵变平定两天之后,崇祯皇帝相继收到了鹿善继和方正化的详细奏报。
鹿善继将他回到宁远之后的情况如实报了来,同时还报了义州新城棱堡修筑的进展,以及蓟辽督师府对辽东镇防务调整的一些设想。
而方正化在奏报了他所了解的宁远兵变始末之后,也一五一十地向皇帝报告了处死左良玉的情况。
处死左良玉,当然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交代给方正化的任务之一。
明末的历史有很多令人扼腕痛心的事件,而如今崇祯皇帝所做,是让这些令后世无数人扼腕痛心的事件尽量不再发生。
若是左良玉真能公忠体国,南明未必不能站稳脚跟,甚至可以说若非他养贼自重,北京城也未必会在崇祯十七年的三月沦陷。
在宁远兵变的日子里,崇祯皇帝每天都要到紫禁城玄武门外、西苑北海旁边的景山之“闲逛”,在一棵不知已经生长了多少年的歪脖子老槐树的下面,一坐是一两个时辰。
随行的巩永固、王承恩、高采等人,自然不知道皇帝这是在干什么。
然而,如今崇祯皇帝自己却一清二楚,他如今来看的,正是历史十七年后,他的死亡之所。
而到了那个时候,唯有王承恩这个太监,会一路跟着他来到这里,同殉在此。
三百年后,这里会开放成一个人民公园,还会被后世的人们立碑来纪念,碑会刻着明思宗殉国处或者崇祯皇帝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等字样。
来此游览的人们,会叹息当年的甲申国变,有的人甚至也会追悼他这位为国殉葬的大明皇帝。
只是后人的种种悼念,于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即便是对当时的华夏而言,也已经毫无意义。
而现在他想做的是要阻止这一切的再次发生。
要哪些悲叹、惋惜、悼念,甚至眼泪何用?与其让华夏后人带着无限的伤感缅怀,倒不如让他们带着无限的骄傲回顾!
崇祯皇帝本来以为,自己大半年来的作为,已经带给了大明不少的改变,对本来应该提防的事情反而有了一些懈怠,这次宁远兵变却让他突然警醒甚至感到恐惧,因为历史的惯性是如此强大,尽管做了大量的调整,却依旧未能改变历史的进展。
事实,如果他真的熟知明末的历史,他会知道,如今大明的历史进程,其实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如,发生在宁远兵变之前的固原兵变和蓟镇兵变,没有如同历史那样,在七月旬相继发生。
因为如今的固原和蓟镇,已经没有了发生兵变的基础。
袁崇焕的到任,以及固原镇的移防,让滋生兵变的土壤完全不在存在了。
同时,由于花马池池盐的产出和开边互市,如今的定虏镇更是一改过去固原镇的穷困,即将成为西北三边诸镇之最为富庶的边镇之一。
边镇士卒的生活,也告别了过去令人想想感到绝望的极端贫困,正在悄然地发生着一点一滴积极的变化。
蓟镇也是如此,随着三屯营和建昌营在王世钦、尤世威的率领下出塞屯垦,大大改变了过去蓟镇边军的格局。曾经退居关内的三屯营、建昌营不再成为蓟镇的隐患,反而开始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三屯营和建昌营的士卒们,没有了长城关塞的保护,也意识到了自身处境的危险,很快改掉了过去得过且过的散漫,不仅修筑关外的城池积极多了,是出操训练都更卖力了。
所以,历史崇祯元年七月二十日发生在蓟镇三屯营的兵变,并没有发生。
而这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带来的改变,虽然改变不大,但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
此时此刻的崇祯皇帝,坐在乾清宫书房之,看着鹿善继和方正化的奏疏,心思绪万千。
宁远兵变的平定,特别是那些历史罪有应得却逃过一劫的人,这次全都死了,这一点更令崇祯皇帝深感欣慰。
但他知道,历史宁远兵变之后三个月,锦州又发生了兵变,原因还是欠饷。
所以,他很快同意


相关章节: 第一四二章 杨氏叔侄第一四三章 营中火拼第一四四章 贼首末路第一四五章 鲜明对比第一四六章 良玉之死第一四八章 后金动向第一四九章 错综复杂第一五零章 谋征东江第一五一章 再赴皮岛第一五二章 皇帝密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