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二六五章 物归原主

第二六五章 物归原主


推荐阅读: 傻子医仙都市妙手仙医妻乃并肩王鬼事缠身重生之光辉人生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腐女异世记丧尸妹子直播男友他美颜盛世加点仙尊佳肴记门王道行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听完了褚宪章的娓娓道来,崇祯皇帝与几位阁臣、军机大臣,一时之间皆是面面相觑。
崇祯皇帝知道毛龙、刘兴祚这些人都不是善茬子,如今有了朝廷的旨意,绝不会放过朝鲜的土地城池。
同时他也很清楚,朝鲜人不会坐以待毙或者善罢甘休,而是一定会派使节来大明京师哭诉一番的,因为这是朝鲜国的一贯路数。
令他略感意外的是,朝鲜人选了四名宗室之女献给自己,自己要还是不要,应该怎么办?
难道自己被朝臣含沙射影扣到头的好色之名,已经传到了朝鲜国主的耳朵里?!
而几位阁臣对于安东侯毛龙、平壤伯刘兴祚,以及东江镇其他几路总兵的过火做法,都是颇为不满。
虽然这几位阁臣都已经算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了,但他们毕竟都是熟读四书五经,进士官出身,孔夫子那一套仁义道德的说教,绝对是根深蒂固。
在他们看来,朝鲜国小力弱,在建虏大军兵临城下之际,改向建虏称臣纳贡应该也是迫不得已的权益之举,皇帝虽然将朝鲜北部咸镜道、平安道的土地交给东江镇来管辖治理,乃至跑马圈地,赏给有功将士,但却也不能把人家朝鲜人都给赶尽杀绝,或者都给撵走啊!这样做,哪是大明礼仪之邦、仁义之师的做法啊!
尤其是刘兴祚这个平壤伯,把平壤封给你,你安安生生做你的伯爵,当你的总兵,你搞什么大屠杀啊,把平壤城内外的朝人杀了个精光,先不说是不是有损大明在藩国的声誉,说你杀光了城内城外的朝鲜百姓,你将来朝谁收税收粮啊!
再者说了,朝鲜恭谨忠顺大明二百年,到了这个时候你杀其民、逐其官、夺其土地,翻脸翻得未免太快了点吧。
几个阁臣听罢褚宪章的描述,都是面色不豫、默默不语,良久,徐光启说道:“陛下,毛龙、刘兴祚纵容麾下在朝鲜多有不法,陛下如何处置倒是可以往后再议。只是如今,朝鲜既然派遣了使者到京师,我大明朝廷却是不能失了礼数。臣身为礼部尚书,按礼制接待安排,正是臣的分内之事,不知道陛下对此可有训示?”
自从忙完了熹宗皇帝的大葬之后,礼部的事务一下子少了好多,此前忙得不可开交的徐光启,一下子清闲了不少,除了按照皇帝的口谕,找了一些翰林院的清贵闲官,集校对订正他的《农政全书》以外,没有什么大事可做了。
过去皇帝出宫、离京,到哪里去、怎么去、去了说什么话、怎么说话,甚至是公开活动的一举一动,都得合乎礼数,也是按照礼部制定出来的礼节路数来做。
然而如今这位皇帝却根本不按过去的套路来,一方面固然是省了不少事,另一方面却也给徐光启招了不少朝臣的骂。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说出宫出宫,说离京离京,各种礼仪制度不知道被打破了多少条,朝臣之死守着陈规陋习不放的那些人不敢公开指责皇帝,只好纷纷书指桑骂槐,弹劾内阁阁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有说他身为礼部尚书却任由皇帝乱来不作为的,也有说他以西洋夷俗乱国规矩的,等等。
当然了,朝臣对徐光启的批评也不是全无道理,若是别的传统儒家出身的进士在当这个礼部尚书,那么崇祯皇帝的很多做法,是肯定要受到限制,遭到反对的,反正肯定是不会让皇帝如今想怎么样怎么样的。
从这个意义讲,一些朝臣的批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徐光启本身是信了天主教的,对传统儒家的繁缛节也的确是不以为然,并没有太当回事儿,所以对皇帝一些删繁简的做法是很赞成的。
然而,尽管如此,徐光启对于朝鲜国使节的到来,还是很重视的,知道这个事情牵扯到大明朝廷的形象,马虎不得,所以才说出了前面那番话。
但是,崇祯皇帝对毛龙、刘兴祚雷厉风行的残酷做法,却是完全支持的,若不是因为自己作为皇帝实在不宜公开表示赞赏,他倒是很想把这两人召回京师


相关章节: 第二六零章 小小改变第二六一章 安平监司第二六二章 朝鲜故事第二六三章 夺占平壤第二六四章 使者来了第二六六章 历书重要第二六七章 武进士们第二六八章 辞去直督第二六九章 继任人选第二七零章 军政双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