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张浩朱允熥 第44章 李大聪明

第44章 李大聪明


推荐阅读: 木叶的疯狂戴夫原神:我转生成了艾琳报告盛爷,夫人每天都在装乖巧惊爆!四个萌娃带妈咪炸翻大佬集团好友死亡:我修为又提升了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权力风暴我的七个姐姐风华绝代我祖父是朱元璋乡村神医战神之帝狼归来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高丽战事已定,留颍国公傅友德,信国公汤和等人镇守高丽,皇太孙朱允熥摆驾返程。
其实高丽战事还有许多首尾没有处置,中枢关于建立行省的旨意还没送至辽东,战后的各种问题也没有妥善解决。
但那些事急不得,都要一步步来。而作为储君,朱允熥不能常驻此地,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如何统治打下来的土地,大明轻车熟路,也闹不出什么乱子。
不过,朱允熥回程,却不是直接回京城。而是要先去晋藩所在,太原古城,奉圣命巡视关陕,然后再去西安秦藩。
当年,朱标在世时,最后一次巡视天下,巡视的就是秦晋二藩。说是巡视,其实是奉旨去修理两个藩王弟弟。
两位藩王都是朱允熥的嫡亲叔叔,往日对他这个皇太孙实在是恭敬中带着亲热,当日老爷子立朱允熥为储君时,不但率先叩拜,而且每年的年礼节礼一样不少,每月都会上书问安,说些家常。
这两位藩王中,三叔晋王还好,二叔秦王则真是一言难尽。在人前,这位是大明的贤王,而在人后,他做那些混帐事,说起来都丢人。
秦王为人有军事才干,统军有方。但是私德上,却不堪入目。为人残暴不堪,在府中稍不如意,动辄打杀奴仆下人,而且还是虐杀,以杀人取乐。
早在朱标在世的时候,老爷子就被秦王这些混帐事,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秦藩之外,西北之地有十八番民。对于这些心向中原的胡人,老爷子一向是好言安抚,视为大明之民。可是秦王朱樉却在出征西番之时,抓了番人男女童,各一百五十个人,男童全部阉割,女童为奴。
更骇人听闻的是,他还抓了许多番人怀孕的妇女,使得人家骨肉分离。此事,差点引起西北诸族反叛。
那一次老爷子一气之下,就要削了他的王爵。多亏朱标跪在老爷子面前求情,并且帮他来回遮掩,才躲过一劫。
但是,他死性不改,才消停了一两年,又闹出事来。
闹的还是家丑,秦王朱樉宠妾灭妻!
朱樉的正妃,是老爷子和马皇后亲手挑选的,前朝天煌贵胄之后,一代名将河南王,王保保之妹。王保保一族,出身蒙古贵胄,入主中原之后,传承百年以汉家儒生自居,家族彻底的汉化。
王保保的养父(舅舅),就是元末第一能臣,忠襄王察罕帖木儿。亲生父亲,乃是大元的翰林学士,督察御史。祖父更是一代贤臣,多次上书元帝,当善待南人,对天下臣民,不因出身要一视同仁,轻徭薄赋施行德政,所以官声名满天下。
他们虽是蒙古人,可在天下士人心中,是真正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他家的女儿也是大家闺秀。
无论是老爷子还是已故马皇后,对这位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儿媳妇都是满意得不得了,但是朱樉不知哪根筋不对,不喜欢这个妻子也就罢了,居然还把人家给圈禁起来。
锦衣卫报,秦王正妃被圈禁小院之中,饮食用度如同奴婢,住所犹如牢笼。
而秦王则是每日带着侧妃,在府中饮酒作乐。不但如此,成婚这些年,为了不让正妃有子,竟然不同房。而且前几日,还大言不惭的上书,要立庶子为秦王世子。
旁的事都能忍,这种事,老爷子不能忍。在他心中,嫡庶之分乃是天理王法。藩王正室妻子,更是断然不容如此羞辱。须知,即便是在民间,一家主妇,对内宅女人,妾和丫头等,等有生死大权。
怎么到了皇家,竟然让妾爬到了正妃的头上?简直是贻笑天下!
在老爷子传给朱允熥的秘折中,都用上了,大孙你去西安,看看那畜生做了什么好事!给咱,用家法狠狠的修理他!他娘的,老子一辈子的脸面,都让他给丢尽了,败光了等等,这些字眼。
老爷子说,朱家几辈子人,都没出过这么一个,宠妾灭妻,丧尽天良的玩意!
这不是小事,皇家乃天下表率。古往今来,哪个皇室家族,敢这么对待正妃?即便


相关章节: 第49章 台阶第48章 家丑第47章 训斥第46章 再有疑团第45章 不寒而栗第43章 堂堂朱棣,岂能被人唾弃。第42章 震虎第41章 分封第40章 再无高丽(完)第39章 再无高丽(1)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