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墨小典的随笔日记


推荐阅读: 战天之苍我本无意成仙星河战役2之卡朋纪我把修仙界上交给国家小道土阿木葬狼谷回忆青春第一次爱的人孤独的中年时代编号1994轮回三部曲之逆苍炼物魔诀最爱我的那个女孩儿

兴趣的心理学,我能够远走他乡独自生活,我又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他肯定知道他也会有放手的那一天,也会有无法继续保护我的那一天,所以我到了大学后,他尽可能不去干涉我的生活,只是用他专属的纯粹理性,在认知层面上说服我要继续读研,读博,不需要为我未来的生计与谋生操心,不需要现在的我就去学身边的同学搞兼职搞家教,他只想让我好好读书。

  我,确实想读书。

  我分析过,未来的我以现在这种人格模式,最适合去干什么行业。

  彬彬说,我就是那种适合在大学里教书的,搞科研的,除此之外他想不到有什么是适合我去干的。

  我说,其实我最想去做的,是图书馆的管理员。

  他恍然大悟,承认这确实是最适合我这种人去从事的职业。

  我其实吧,如果我真的能够保证这辈子衣食无忧,不需要为生存的必需品发愁,那我最可能去干什么?

  绝对是天天泡在图书馆里,看书看书看书……

  我真的很享受看书的过程,以及信息从手中的书页翻动里流入眼中,流入意识海中,在畅快流动的过程中偶尔的灵光一闪,顿悟,好奇与好奇的满足,这就是我所想要过上的生活:住在图书馆里。

  现实主义文学是我接下来要发展的方向,包括我新一届的人格系统,也应当往现实主义的方向发展。

  幻想是会结束的,活在幻想中的人除非能够掌握一种依靠幻想来生活的手段,否则幻想终究会有一天结束的,可能轰轰烈烈,可能悄无声息,可能落花流水,可能生离死别。

  我需要重新拾取相对理性批判的眼光和标准,去恒定生活中本就存在的客观事物与客观规律。

  相对理性批判是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将我所不能抛却和割裂的感性存在部分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将我的感性组成成分拆分为可以被观察描述的影响因素,并将其纳入到理性判断系统中。

  除了康德本人,我想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保有一份算得上纯粹的理性。

  墨雄也不行。

  我是他的软肋,不仅在外,也在内:我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将自己的软弱和无助、困顿和难受、委屈和悲哀共享的存在,我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被他允许看到他的软弱之人。

  在他没长大之前,这个人是我的小姑妈,把他拉扯大的亲姐姐;在没有我以前,这个人是玛莉娅,但他经常会被玛莉娅的纯真和天真给气到昏厥;在我没长大之前,我无法用客观理性的思维去看待他的人生和境遇,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的我,却在客观事实上成为了那个伤害他最深的人。

  尤其是在初一的那年,在那次医疗事故中,在那辆惨白色的救护车里,我在半昏迷半恐惧的状态中握着他的手指,不断用颤抖的声音对他说:“爸爸,我不想死,我要活下去……我想活着……”

  相对理性客观分析,那个时候的我又懂什么?我只是知道自己似乎可能就这么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了,只能感受得到对死亡的恐惧的我又能够知道什么呢

  我在那个时候,又怎能意识到,对于他这个做父亲的来说,那几句在昏迷边缘的呢喃,会给他带来多大的痛苦呢?

  现在我长大了,也到了可以当一个父亲的年龄了,认知和思维模式也逐渐成熟了,我又怎能不能理解,对于任何一个真的深爱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来说,这几句话会对一个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那一年,我又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道,也注定改变了我自己的人生轨道。

  现在回想起来,再进行一下对自我心理系统的元认知,想一次哭一次看起来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我的人格组成成分里终究有一份和理性完全沾不上边的感性认知,它深刻影响着我在情绪体验上的主观感受,变相影响决定了我的理性不可能是绝对纯粹的,我只


相关章节: 6月2号:《明媚的阳光和午上》6月3号:《生活的仪式》6月5号:《第十七周的罪与罚》6月6号:《大吉大利》6月7号:《嘻嘻~》6月8号:《论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学习方法》6月13号:《糟糕的一天》6月15号:《致终的仪典》最后的致意《特别鸣谢》

也许你还喜欢: